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2章:順道滅了個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4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2:48

    “未得伯國賜莒,今次已然無望。”

    伯為長。

    季孫行父說的“伯國”,應該理解為霸主。

    要是家族子嗣的話,老大則是用“孟”。

    排起來是孟、仲、叔、季。

    “孟”為最長,“季”為最幼。

    所以,出自公族的魯國三桓,看他們的姓氏就能看出輩分上的排名了。

    叔孫豹一臉的晦氣。

    他已經向季孫行父解釋過了。

    不是他們無能,恰恰是他們非常的有能力,才會讓事情演變成現在的這般模樣。

    魯國待客自有規矩。

    看來客有什麽血統,再看是從大國還是小國來,又要看來的是什麽身份。

    他們就知道呂武的血統很一般。

    當時的呂武一沒國書,二沒持“節”。

    偏偏呂武又表明作為正使的身份而來。

    搞得他們想用接待大國上大夫的規格,又不是那麽合適。

    魯國是“禮樂之國”啊!

    怎麽能不尊重製度,又不按照自己定的規矩來辦事呢???

    按照叔孫豹的解釋,他們就是想等呂武遞上國書,又或是隻拿到“節”都行,再用招待大國上大夫以及正使的禮節來隆重款待。

    誰讓呂武自己沒拿國書和“節”,又不願意繼續在“郯”待下去。

    怎麽能夠怪叔孫豹等留守魯國高層慢待了嘛!

    所以,說來說去就是呂武自己的錯。

    他們這一幫留守貴族是一點錯處都沒有的。

    講道理,他們隻是遵行屬於魯國的“製度”辦事而已。

    真有什麽錯處,要不就怪製度吧?

    季孫行父聽後差點患上鬱抑症。

    道理是那樣的道理。

    製度也是那樣的製度。

    辦事的手法上就不能靈活一些?

    叔孫豹能告訴季孫行父,自個兒忙著照顧國君的母親,照顧到渾身的精、神、氣沒剩多少,著實是沒精和力再顧得上其它了嗎?

    負重前行,懂不懂?

    告訴,那肯定是不能告訴的吖!

    季孫行父說道:“以晉國舊例,此後陰武子便與我(魯國)接洽。”

    叔孫豹是知道的,導致心情非常的不美麗。

    他說:“可有補救之法?”

    魯國先得罪了郤氏,差不多已經和郤氏進行了脫鉤。

    上一件事情還沒有處理完?

    他們隻能盼著郤氏在晉國的內部爭鬥中落敗,要不然以後的某一天絕對要被郤氏收拾。

    一切隻因為有過前例。

    郤氏在國外受了氣,拉上整個國家進行了報複。

    魯國一點都不想被郤氏報複!

    這一次,他們又得罪了接任跟魯國邦交的呂武?

    季孫行父低歎了一聲,說道:“我與陰武子乃是舊識,觀其人並無跋扈之舉,且頗有古風。”

    叔孫豹的臉色立刻黑了。

    那不等於說,有什麽鍋都要扣在他腦袋上了嗎?

    “你為國之公族,國事與私家,孰輕孰重?”季孫行父的意思是,接下來他為了魯國,不免會將叔孫氏推出去。

    這也是叔孫豹為什麽臉色黑下去的原因。

    叔孫豹轉念一想,隻要將國君的母親伺候舒服了,一時的遭難,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另外,出了這麽大的事情,肯定是要有人背鍋。

    誰讓叔孫氏倒黴地留守國內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