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1章:突然冒出來的國家(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42更新時間:2022-07-11 18:13:23

    趁還沒有下雪,呂武麻利地收拾細軟,不帶一絲留念地離開“新田”了。

    那兩個來自齊國的“軍”自然不能留在“新田”。

    呂武的打算是將這兩個齊國的“軍”送到自家封地的西邊。

    更精確的來說,是將兩個齊國“軍”送到大河西岸,找沒搬走的異族愉快玩耍,也能去當苦力。

    呂武封地西邊的大河西岸是哪?

    他將那片土地命名為上河西之地,過個幾百年那裏是秦國的上郡。

    那一片地方原本屬於白翟,等他們遷徙離開之後,陰氏進行了接管。

    白翟向西遷徙,撞上了義渠人。

    他們本是秦國的盟友,跟秦人一塊幹義渠人。

    隻是,打著打著來個風雲變幻,他們的盟友秦人跟義渠人玩到一塊去了。

    之前的局勢是,白翟遭到秦國的悖盟,秦國跟義渠聯合起來在揍白翟。

    秦國這麽一搞,不但在諸夏圈子裏麵的名聲臭了,異族那邊的信譽度也破產。

    事實上,秦人玩得有些大。

    現在這麽一個年頭,有沒有信譽關乎到的不止是名聲,還有家國命運。

    秦國在諸夏圈子裏的名聲臭,以前還能忽悠白翟或赤狄一塊玩耍。

    這一次秦國對白翟悖盟,義渠人一開始很高興。

    等義渠人有點回過神來,想都沒想直接給秦人來了那麽一下。

    所以,秦國、白翟和義渠玩三方博弈遊戲,經過了各自的聯合與背刺,玩成了“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的三國遊戲。

    呂武對上河西之地並不多麽看重,占下來之後頂多就是用來放牧,沒打算去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搞農耕。

    主要原因不是別的。

    上河西之地當然有開發的價值。

    關鍵問題在於呂武名下的封地有點多,“陰”地還沒有完全利用起來,“呂”地也能再開發一波,“霍”地需要治理。

    另外還有南方的“溫”地和“原”地。

    盡管“溫”地和“原”地已經被欒氏和郤氏開發起來,光有基礎沒人是不行的。

    呂武一再對外獲取人口,不就是因為地盤有點大,人卻是完全不夠用嗎?

    有再大的地盤,無法真正地利用進行產出,占了也沒用啊。

    這個大概就是晉國明明那麽強,對占領土地欲望卻不大的原因?

    說到底,晉國也就將近五百萬人口,疆域內還有那麽多土地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哪還有閑工夫去開拓新的土地。

    沒有足夠的人口去充實那些土地,占下來其實是一種負擔。

    畢竟,土地成了自家的,要不要進行駐防,有外人進去是不是要有所反應?

    世界上什麽事情最花錢?

    毫無疑問是跟軍事相關!

    一旦爆發戰爭,誰都無法預料戰事的規模會有多大,打了能不能打贏,打贏了能不能獲得收益。

    呂武回到“陰”城的家宅,第一時間召集家臣。

    他盡管平時會得到匯報,還是需要向家臣了解更詳細的情況。

    “主,我家向北拓展,已至呂梁山北地,遇一國為‘代’。”宋彬說道。

    呂武給愣住了。

    什麽國家來著?

    代國???

    呂武的記憶中有“代國”,並且不止一個。

    叫“代”的國家,一個是戰國的趙國滅亡,趙公子嘉建立的代國;還有一個是南北朝時期,北魏正權前身也叫代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