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5章:陰氏有子初納賦(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75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02

    大河南岸的“祭”是範氏的封地,他們願意再出兵一個師屬於理所當然。

    這樣算起來,範氏在“虎牢”的兵力一共有四個“師”,已經從事實上成為晉國出兵最多的家族。(算上士匄和士魴作為卿本來就該出的兩個師)

    魏氏為什麽同意國君再南下一個“師”並沒有告知陰氏。

    其實,魏氏願不願意告訴陰氏要看會不會做人。

    他們跟陰氏是盟友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不需要事無巨細地什麽都進行匯報。

    隻是,魏氏正在與陰氏謀求西進,保持良好溝通遠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很多時候盟友變得互不信任乃至於是反目成仇,不就是因為溝通不夠及時的關係嗎?

    在這一點上,魏氏這一次做得並不算好。

    呂武下令集結三個“師”,其中的一個“師”留在“陰”地,另外的兩個“師”則是帶著一起西征。

    如果沒發生魏氏說好了一塊出動三個“師”又出現意外的事,有了意外又沒有進行溝通,本來呂武是要帶三個“師”西征,會再額外征召一個“師”駐守“陰”地。

    呂武將出兵數量減少到兩個“師”同樣沒告知魏氏,打從實際上是在對魏氏發出強烈信號,表明陰氏絕不願意吃任何虧,又對魏氏不及時進行溝通表達不滿。

    魏氏給出的回應很直接,魏琦不再隨行西征,統兵出征的人換成魏相,又有魏絳一起隨行。

    這個並不是魏氏在進行什麽反擊,他們出動的兵力不再有變化,統兵則是變成了族中小輩,隱晦地對陰氏表示歉意,同時表明西征依然是由呂武來掌握最大的主導權,魏氏接下來將全力配合。

    不是種花家的人,又在正界混了不短的時間,真的很難去搞懂這些彎彎繞繞。

    種花家就是這點不好,喜歡委婉的行事方法,同宗同源的對象或許能夠存在“默契”這個東西,對外則會因為文化差異導致別人不懂,搞得屢屢吃虧又有苦說不出來。

    最簡單莫過於那句“勿謂言之不預”,明明就是一句嚴正警告的外交詞語,別人隻會兩隻眼睛裏麵翻圈圈,心裏泛迷糊:弄啥咧?

    等某天種花家能夠派出幾艘大驅搞“自由航行”了,到時候不再是“弄啥咧”啦,不懂就要立刻查,學會“勿謂言之不預”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魏氏的退讓並不是什麽禮貌行為,取決的是陰氏足夠強為前提,盡管表現出來的隻是家族與家族的相處方式,國家與國家又何嚐不是這樣呢?

    秋收完畢。

    陰氏和魏氏的聯軍開始向西,出兵的理由是秦國再次刺殺呂武,必須得到終身難忘的教訓。

    師出有名,這點很重要!

    國君親自率領援軍南下。

    這一支晉國南下的大軍有魏氏一個“師”、範氏一個“師”,再加上中小貴族湊起來的兩個“師”,攏共有四個“師”的兵力。

    晉國在“虎牢”算上範氏的駐軍本來有十三個“師”,等待國君帶著四個“師”的援軍抵達,總兵力將達到三個“軍”又兩個“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