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6章:圖窮那個匕見!(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43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07

    等待國君再次召開“卿”級別的會議又是在半個月之後。

    新一輪的會議開始之前,眾“卿”沒少聚會商議各職位的歸屬問題。

    討價還價之後的各職位名單將由中行偃交給國君。

    需要半個月之久,一方麵是幾個“卿”都有自己的訴求,再來就是國君多次駁回中行偃提交的名單。

    最後確定下來的是:

    元戎中行偃兼任司馬,中軍佐士匄兼任士師。

    上軍將呂武兼任司徒、內史,上軍將魏琦兼任禦史。

    下軍將智朔兼任中尉,下軍佐趙武兼任司寇。

    當然不是所有官職都被六“卿”包圓了,還留下不少官職可以讓國君去任命其他人。

    等待所有官職得到確認,之前耽擱下來的事情就必須馬上得到處理。

    在這種背景下,智罃和韓厥先後離開“新田”各歸封地。

    比較神奇的是,後來智罃的病好了,相反韓厥卻是真的生病。

    今天,呂武得到中行偃的邀請一起接見來自鄭國的子駟,隔壁則是士匄帶著魏琦接見來自吳國的子遠。

    從來使的前綴來看,能夠看出兩位正使都是各自國家的公族,可能是公子或公孫之類的身份。

    子駟的正式稱呼叫公子騑,他的全稱則叫姬騑(fēi),身份是鄭國的執政大夫。

    看著和聽著都挺複雜,不一樣的場合怎麽去稱呼就存在講究了。

    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呂武隻會發揮眼睛和耳朵的作用,暫時忘記自己還有一張嘴巴。

    子駟對晉國元戎和上軍將接見自己還是感覺受到尊重的。他講了一些自己本不該來,還是來了之類的話,隨後開始講起了鄭國的難處。

    什麽“不該來又來了”之類,使得呂武怎麽聽著都覺得有點“古龍”的味道。

    話好說,鄭國的難處關晉國什麽事?甚至晉國應該巴不得鄭國難處越多越大越好才對。

    然而,以春秋時代的複雜性質,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

    中行偃沒有取笑子駟關於鄭國麵臨的困難,代表晉國進行了慰問,隻是沒有提出晉國願意接納鄭國的話題。

    子駟“淺嚐即可”一般的試探沒有得到接納,轉為開始商談上次盟好的後續諸事。

    其中,包括鄭國承認“祭”地歸於晉國,隻是希望晉國能夠給予一些補償,不要財貨之類的東西,請求晉國能夠放歸一些鄭人回國。

    這個也是士匄為什麽不來見子駟的原因之一,占了人家的地,擄掠了財產和人口,見麵不至於尷尬,提到關於歸還的話題若是在場,不免要給予正麵的回應。

    因為沒有範氏的人在場,中行偃也就提到需要跟範氏溝通才能給鄭國一個正式的回複。

    會談到這裏不再有什麽好說的,閑扯一些壓根不重要的事情,隨後也就結束了。

    “我以為智伯疲楚之策甚佳,不可使鄭絕望,留有盟陳餘地。”中行偃絕對忘記首個提出疲楚之策的人是申公巫臣了,也有可能是選擇性的遺忘。

    這已經不是中行偃第一次談到正治主張,重複提起智罃也有其它訴求。

    總之,智罃肯定是要被釘在曆史恥辱柱,死後別想獲得什麽美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