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32章:草,完犢子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82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39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出現了紛爭,不管人數有多少,產生死傷了沒有,一概就是雙方的人亂糟糟地進行較量。這種方式之下,不管參與的人有多少,充其量叫鬥毆。

    有大佬覺得亂糟糟的打架不行,應該有相應的組織和隊列,研究出了“陣”這種東西,自此各個勢力之間紛爭出現了變化。

    那種變化叫變得有組織有紀律,一切隻因為想要組成“陣”必然存在約束。

    有了約束會變得有組織。而組織又需要紀律去進行約束,大佬拍腦袋一想:“人做事分對錯,對和錯又需要‘法’定性,部落已經有了‘法’,軍隊也該有!”

    然後,“法”被引進武裝隊伍,使得武裝隊伍變成了軍隊,管束士兵的也就叫“軍法”了。

    有了“軍法”的存在,軍隊對“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又看到了布“陣”廝殺帶來的效果,將這一項知識傳承給了後代。

    自“軍陣”出現之後,有了約束,產生組織,用紀律來進行監管,廝殺從此不叫鬥毆,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人類的紛爭從“鬥毆”到“戰爭”走了多久?史學家一再查找史料,他們因為某些原因無法找到夏朝和商朝的資料……,其實就是夏朝和商朝文字方麵很是欠缺,史料著實太少太少,隻是找不到,不代表沒有。他們找到了周朝的一些史料。

    周武王要求軍隊每前進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齊,以保持隊形;每擊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齊,以穩住陣腳。

    以上就是史學家所能找到關於軍陣最早的描述。

    先不管周武王到底還玩了什麽招術去瓦解殷商的士氣,他率領五萬有組織有紀律又會擺陣的姬周(不是人名)大軍,輕鬆擊敗了十七萬僅是依靠個人武勇的殷商大軍。這是一件明確被記載的軍事史。

    姬周一朝開始重視軍陣的運用,搞出了很多的陣法,後來又慢慢刪減掉那些華而不實的玩意,留下幾個認為切實可用的軍陣。

    這麽一搞,周王室分封的各個諸侯國,他們發生戰爭,到了戰場雙方一擺陣型,會納悶:握草,俺這麽弄,你也這麽弄,搞啥嘞?

    因為總是會擺出相同的陣型,各個諸侯國覺得自己應該變個花樣,有些玩砸了弄得人死國滅,有的則是越玩越好。

    春秋中期是屬於晉國和楚國的時代,兩國相爭為諸夏戰爭史貢獻了很多的經驗。

    說到“經驗”這種東西,有一場晉軍和楚軍的交戰充滿了“幽默”的色彩。

    “邲之戰”是數十年前決定諸夏曆史走向,又關乎到國運的戰爭,然而晉國戰敗了。

    那一場戰爭給諸夏戰爭史貢獻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

    戰敗後晉國的軍隊太多,亂糟糟的跑不起來,楚國人在後麵教晉國人把戰車前麵的橫木抽掉,避免互相幹擾。

    晉國人剛剛逃跑了一段,戰馬又開始盤旋不前。楚國人又教晉國人把旌旗撇掉,把車轅端的橫木也扔掉。

    晉國人一邊照做,一邊還回頭嘲諷楚國人,說自己不像楚國多次戰敗逃跑,沒有這方麵的經驗。

    這件事情的奇葩之處不在於戰勝者怎麽不逮著戰敗者大殺特殺,春秋中期的戰爭根本不是為了趕盡殺絕,不追殺才是正常,追殺反倒是一種不正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