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6章:什麽!趙武要完?(求訂閱)(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4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45

    “都城往‘虎牢’需有大道。臣有所計劃,欲征調沿途眾家出勞役以修建。”呂武是司徒,怎麽都應該幹一些司徒該幹的事情。

    現在沒什麽大朝會和小朝會之類,一般是有事才會進行召集,來個有事說事。

    當然不是國家平時沒什麽大小事務,很多事情則不用去驚動國君,負責該項事務的某人將事情直接辦了也就是了。

    一件事情做對做好了有功,做差做錯了需要承擔後果,這個就是“職位責任製”的規則了。

    這麽一套行政製度不能說簡陋,很多時候甚至能達到一種出事就迅速解決的效果,導致的卻是國君無法集權,致使國君手中的權力遭到壓縮。

    國君問了呂武不少事情,搞懂修建這麽一條“國道”對跟楚國爭霸非常有利,拍板道:“陰卿自可為之。”

    就是給了全部的處置權了唄。

    很符合“職位責任製”的核心,幹好了有功,幹不好要遭到懲罰。

    事實上,“職位責任製”對國君有好有壞,壞的就是無法集權,聰明又手腕足夠的國君隻要掌握“裁決權”就能死死地捏住群臣。

    呂武擔任晉國司徒以來,學習以前的前輩極少對各個家族指手畫腳,也就是不幹涉各個家族自己的農耕情況,修路方麵也隻顧著自家,極少對各個家族征調勞役去修路。

    現在的情況有點特殊。

    晉國從上一次欒氏、郤氏的內亂中喘過氣來,眼見又要跟楚國玩爭霸遊戲,道路卻是那麽稀爛,合適嗎?

    關於這場爭霸到底是從什麽開始呢?其實已經很難說得清楚了。

    晉國要繼續跟楚國爭霸,有一條好的道路非常關鍵,節省出兵時間隻是其一,減少往來運輸輜重的損耗才是最為關鍵。

    有一條好的道路能夠給晉國在運輸輜重途中節省多少時間,節省了時間也就等於免於消耗,道理很複雜嗎?

    一次兩次或許還看不太出來,三次也許節省下來的物資就夠再發動一次戰役了。

    國君已經敲打完了魏氏,近期有點好向陰氏發動的跡象。

    呂武在這個當口進宮提出道路修建計劃,事關與楚國的爭霸,國君需要好好掂量掂量要不要朝陰氏下手了。

    “陰卿與魏氏共謀大荔之戎?”國君問道。

    這件事情都發生在多久之前了,沒記錯是在四年前?

    大荔之戎已經成為曆史篇章上的一個符號,地盤被陰氏和魏氏共同瓜分掉。

    如果按照潛規則,國君不應該問出那個問題。

    陰氏和魏氏進行了擴張,沒有報備就等於出了事由他們自己去扛,國家是不會有任何買單行為的。

    由於現在隻有建立“城”、“邑”、“邦”並進行移民才算形成控製的既定事實,哪個國家的哪個家族進行了地盤擴張,沒有衛星在天上盯著,消息傳遞也存在很嚴重的延遲,沒有刻意去進行了解,想知道其實挺難的。

    國君說那句話就一個意思:寡人在盯著你。

    呂武說道:“臣西征之時遭到大荔之戎襲擊,大軍順勢敲打罷了。”

    國君愕然。

    大荔之戎不會像白翟或赤狄一再跟秦國攪和到一塊來找晉國的麻煩,以至於大荔之戎在晉國這邊曆來沒什麽存在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