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4章:擺上棋盤,我為棋手(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63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57

    以晉國為首的聯軍在“密”舉行會盟之後,他們像是耀武揚威一般地攻克了“密”。

    當鄭國以為聯軍將要逼近“新鄭”進行攻打時,聯軍隻是在“密”和周圍進行了應有的搜刮,隨後就撤軍了。

    鄭國上下沒有在得知聯軍撤軍後鬆了一口,相反一顆心完全提了起來。

    霸主國的霸道是有目共睹的,遭到冒犯必定會進行報複,無論晉國還是楚國都是那樣。

    僅僅是“密”能消除晉國遭到鄭國悖盟的怒火嗎?鄭國君臣就是再天真也不覺得夠能抵消。

    那麽,聯軍不直接攻打“新鄭”反而撤軍是個什麽意思?

    很多時候未知才是最危險,發生了也就沒有那麽可怕了。

    鄭國一再增強“新鄭”的防禦,使得“新鄭”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堅城。

    在全世界找上一圈,以目前的時間段來看,真沒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夠跟“新鄭”在防禦力度上掰腕子。

    周天子八年(公元前563年),晉國邀請諸國在“密”會盟,多達十八個諸侯國響應晉國的會盟邀請,他們攻克“密”之後撤軍,回到“虎牢”沒有多久進行了解散。

    兩個月之後,晉國的下軍和新軍護送國君東進,要前往一個叫“楂”的地方跟吳君壽夢進行會盟。

    這又是一個國君沒有跟呂武商議就決定下來的事情,不符合程序,商定了卻必須去做。

    呂武對此當然感到惱火,木已成舟又無可奈何。

    所以,國君要求帶上其餘諸侯國一塊去“楂”抖威風,呂武很是幹脆地進行了拒絕,連帶呂武自己與中軍、上軍都不出動。

    不是什麽發小孩子脾氣,或是私人恩怨幹擾到了國家大事。

    一來是要給國君一些教訓,免得越跳越高。

    再來就是吳國近期的表現很無力,晉國與吳國結盟後沒有產生應有的效益。

    當然不是呂武覺得晉國跟吳國結盟沒用,與吳國結盟的用處挺大,哪怕吳國沒幹點什麽,楚國都要小心自己背後的吳國。

    “我記得什麽時候吳國將楚國滅了來著?”呂武有這個印象。

    吳國還真將楚國給滅了一次,楚王還被鞭屍來著。

    那也是吳國最為輝煌的一次了,隨後沒多久被越國滅掉,然後越國再被楚國給滅了。

    那一段時間裏誕生了很多的典故與成語,出名的成語有“一夜白頭”、“臥薪嚐膽”,故事則是吃屎……呃,是嚐糞和送西施。

    勾踐因為極致的忍耐給予諸夏後人非常大的鼓勵,不知道拯救了多少麵臨絕境的人。

    夫差的自大也給予諸夏一個極大的警醒,鞭策多少大人物得誌了不敢得意忘形。

    伍子胥的遭遇對諸夏來說,同樣是很多人一個不能被遺忘的教訓,又給了很多有深仇大恨的人一種明確的人生方向。

    現階段的吳國不強大,甚至可以說有點弱小。

    楚國拿吳國沒辦法的原因挺多,有吳國人不講規矩的因素,更多則是吳國地界裏麵的山川地勢太複雜,水係也多到了可怕的程度。

    呂武很清楚一點,吳國能給楚國造成麻煩,想依靠吳國成功牽製,或聯合吳國滅掉楚國是壓根一點都不可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