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5章:孔聖人的摯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3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58

    士匄一點都不喜歡當馬後炮,隻是他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跟不上呂武的節奏,很多事情都是發生之後才搞明白究竟是個怎麽回事。

    麵對這種局麵,範氏對陰氏越來越感到忌憚的同時,絲毫不敢有點輕舉妄動,深怕某天有個什麽動作引起連鎖反應。

    而這個就是晉國元戎和中軍佐表現越來越有默契的原因之一,使得國君感到恐懼想要掙紮,餘下各“卿”不是被呂武牽著線走,就是被國君逼著不得不動。

    魏琦問道:“若鄭侵衛、宋,我如何處置?”

    呂武說道:“可先靜觀其變。”

    鄭國是個倒黴蛋,他們很難得才能有自我做主的機會,更多的時候是被晉國或楚國逼迫幹出一些根本不想幹的事情。

    因為政治信譽早就破產的關係,鄭國得不到晉國或楚國有誠意的接納。兩個霸主國想的都是利用鄭國,還是那種根本不在乎會產生多大損失的利用,不改變這個現狀的話,隨著晉國和楚國爭霸的力度加大,不用多久鄭國就要衰弱得不成樣子。

    隻是衰弱而不是亡國,鄭國要感謝春秋規則還在。

    當然了,如果晉國對齊國吞並萊國沒有任何舉動,不亡人國家的規律就等於是被打破,相當多的諸侯國必然要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憂慮了。

    所以,晉國因為萊國被齊國吞並而興兵攻打,列國集體進行道義和精神上的支持,沒有哪怕一個列國覺得晉國不對。

    中軍和上軍沒有解散,“士”、“徒”、“羨”的服役就不算結束,他們被約束在營盤之中,三天一小鍛煉,五天一大演練,導致哪怕駐紮於“新田”郊外都有一種很緊張的氣氛。

    夏季已經來臨,炎熱的天氣無法阻止一些人和國家幹想做的事情。

    “探子回報,鄭集結三‘軍’,一‘軍’北上往衛國,二‘軍’東向往宋國。”呂武剛接到匯報立刻將士匄、魏琦和士魴邀請過來。

    沒人捧場說一句“元戎料事如神”的話。

    他們對鄭國一再遭到沉重打擊還能集結三個“軍”的兵力多少有些吃驚,不由自主猜測鄭國到底還有多少底蘊。

    要清楚的知道一點,目前不是誰都能夠參戰,一支軍隊必需要有多少“士”充當軍官,多少“徒”作為骨幹,“士”和“徒”的數量決定了能搭起多大的框架,再由“羨”來成為血肉充填進去。

    那麽,沒有足夠數量的“士”和“徒”,應該有的框架都搭不起來,建製又怎麽完全呢?

    軍隊是什麽?不就是有良好的調度體係,再加上有效執行命令嘛!

    呂武其實也奇怪鄭國怎麽還能組建三個“軍”的規模。

    而那個應該是一個老牌強國該有的底蘊了,他們會缺很多東西,就是不缺貴族。

    說句很難聽的話,就目前而言一個國家有多少貴族,基本上也就等於有多少底蘊。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不單單因為他們有個好祖宗,他們也自小接受體係的教育,懂的東西遠比普通人更多,掌握的軍事技能更不是普通人所能比的。

    說白了,知識被壟斷的環境之下,普通人並沒有出頭之日。不是普通人之中缺乏聰明人,是他們有一顆再聰明的腦袋,學不到知識也沒什麽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