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0章:能幹不能說啊!(4K)(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658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28

    為什麽會搞得二世而亡?純粹就是長輩沒有把繼承人教育好,更沒有留下一個足夠合格的“備胎”啊!

    在諸夏的曆史之中,君王曆來會在眾多兒子中物色一個“備胎”用來以防不測,但凡繼承人優秀或合格,“備胎”的命運會很悲慘。

    這些“備胎”要麽是在上一任君王要死去時被抹除掉,不然就是被自己的兄弟圈養或幹脆殺掉。

    有些君王玩得比較花,他們會像是熬鷹一般地去熬自己的繼承人,過程必然是選個炮灰萬般寵愛,致使自己的那個繼承人時刻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

    上麵那種玩法要是不能培養出一位明君,有一個算一個絕對會是一幫異常敏感的神經病,哪怕是明君也會是那種有“總有刁民想害朕”的精神病患者。

    也許,隻是也許,那正是這麽幹的君王所想要的?讓繼承人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免得國祚易姓,山河倒懸?

    呂武一再複盤,想明白之後極度肯定繼承人的重要性,重新規劃行程和辦公時間,帶著呂陽來到了“楊”地。

    這個“楊”地隻是一個總稱,不是該地區所有的城池都叫“楊”這個名字。

    “楊”位處“新田”的東北方位,與“絳”、“荀”、“郇”、“賈”、等地相比,“楊”的地理環形或許是最差的一個。

    比如“荀”地吧?它那邊雖然有山區,平原卻是占了五分之三左右,並且旁邊還是澮水。

    那個叫“郇”的地盤更好,不但同樣是在澮水邊上,平原還是占了絕對的多數,十分適合開展農業。

    當初很多人不理解陰氏為什麽會與趙氏置換封領,還是拿十分富庶的“溫”去換“楊”那麽一個沒特色的爛地。

    他們思來想去,一定是呂武照顧自己那個小舅子,搞了一出損害陰氏利益進補趙氏的操作。

    那個說法到現在幾乎就是成了一個事實。

    畢竟,趙武得到“溫”地之後,趙氏從未出現缺糧的窘境,甚至都還能對外販售糧食了。

    倒是陰氏每年還向國內的各個家族以及國外進購大批大批的糧食,惹得所有人都覺得陰氏缺糧的狀況很嚴重。

    國君為什麽對趙武缺乏信任感?除了趙武一再“作”之外,膽子小、沒擔當、沒實力等等都是次要,趙氏受了陰氏極大恩惠才是關鍵。

    畢竟,一個家族的家主怎麽樣是關鍵,卻也不是絕對的關鍵,人能夠被說服,這一代不行下一代還能爭取,欠下太大恩情卻是要用世世代代去還。

    那麽一搞,趙氏欠了陰氏那麽大的恩情,國君還敢相信趙氏嗎?

    當時呂武想控製“新田”往北、往東的要道,又有點無力去維持“溫”地的恢複,對恩情什麽的其實並不是多麽看重。

    看看趙武後續搞出一係列什麽操作就知道。

    韓厥對趙武夠掏心掏肺吧?韓氏失去卿位之後,趙武有做什麽幫韓氏的事情嗎?沒有的。

    或許是趙武覺得自己不行,選擇將韓氏的大恩放在心裏,想著有能力了再報答?

    然而,有上述想法的人,他們會一天拖了又一天,一再拖下去想報恩的想法也就漸漸談了。不報答將成為一種理所當然,哪怕是某天報答也是足夠強大之後,動動嘴或抬抬手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