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8章:八“卿”遭圍攻,誰腦子被門夾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474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32

    可以想象呂武和士匄現在有多犯愁。

    他們搞不懂國君得自爆行為是有什麽目的,思來想去國君這麽幹會有好處,問題是會給下一任國君埋下極大的隱患。

    必須了解春秋中葉,才會搞懂很多的東西。

    或者說,閱讀史書必須契合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以及普遍的民情、思想,才能將事情真正的洞察。

    有很多的事情用現代的思路去評判古人的所作所為,就是用後世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在進行思考,得出來的結論肯定是現代人的理解,也許並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

    國君承認殺死中行偃?其實就是一件代價不大的事。

    現在當然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死”這麽種玩意,隻是國君殺死一個臣子的代價要遠遠小於臣子弑君。

    首先要明確一點,也就是中行偃參與了弑君,等於荀氏(中行氏)產生了不忠的行為,再跟公族結仇了。

    以上麵那個為基礎,既然荀氏(中行氏)先出招了,難道不允許公族進行報複?恐怕是沒有這種道理的。

    以春秋時期……,尤其是晉國的自有國情,國君不像其餘諸侯國的一國之君那麽有權力,屬於國君應有的尊嚴還是該有。

    這樣一來,晉君無法像楚君那樣,也就是楚君想讓哪個臣子去死,臣子不自己去死,楚君哪怕臣子沒有罪名也能夠名正言順地下令動手。

    目前南方的諸侯國跟北方的諸侯國有比較大的不同。

    南方霸主楚國帶動的風潮是,國君哪怕不是一言九鼎,也是話語權極重。

    在北方則是在晉國的帶動下,北方各個諸侯國的臣從某種程度上能夠跟一國之君相抗衡。

    這樣也就出現了一種很涇渭分明的區別,南方的一國之君想搞垮誰或是殺死誰不麻煩,北方的一國之君想弄誰需要三思而後行。

    從某種角度來解釋,南方諸侯國的臣是“臣子”的一種,北方諸侯國的臣則是“臣工”這種。

    什麽意思?就是字麵意思啊。

    “臣子”就是君王麾下可以任意差遣和打殺的奴隸。

    “臣工”則是眾人給國家的打工人了唄。

    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主人想怎麽弄奴隸就那麽弄,再有權威的老板想搞打工人頂多就是辭退。

    說白了就是“臣子”連自己的死法都沒資格選,“臣工”幹得不爽還能噴老板一頓再辭職走人。

    當然了,什麽稀奇古怪的事情都能有,像是某個朝代,大臣想給野豬皮當奴才還要論資排輩,一個奴才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搶,給個高官厚祿都沒有奴才的地位吸引人。就問,思想到底扭曲成什麽樣,賤不賤吧。

    然而,了解到那個時代奴才才是“貼心人”會有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和是個金飯碗,相反殺個大臣扭斷小雞仔脖子還容易,就能知道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去搶個“奴才”的地位了。

    當奴才遠比當大臣有排麵,並且奴才跟主子是榮辱與共的關係,大臣頂多就是個臨時工。這種社會現實之下,想著當奴才,是不是就挺能理解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