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9章:這風格極為不對勁(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92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49

    “仰慕於我?”呂武看著崔杼有些不太理解。

    剛才崔杼提到了鄭國的侯氏,委婉地表示侯晉非常仰慕呂武這件事情。

    呂武現在是晉國的元戎,尤其是晉君姬彪的年齡太小,算是晉國實際上的一把手。

    哪怕晉國還有其餘的卿位家族分去了呂武的光芒,有人仰慕呂武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畢竟,陰氏的崛起過程太過於奇跡,呂武的經曆則具有很強的傳奇性,人們產生崇拜的情緒,又怎麽地了?

    允許二十一世紀有數之不盡的腦殘粉,不允許春秋搞個人崇拜嗎?

    崔杼低聲說道:“侯氏於鄭並不如意。”

    懂了!

    崔氏和孫氏給當代的貴族上了一課,覺得在本國待得不爽是可以拖家帶口搬家的。

    在這一個版本的史書記載上,崔氏和孫氏的行為並不是叛國,關於這一點讓呂武不知道該怎麽評價。

    史官們之所以不認為崔杼和孫林父叛國,原因是他們並沒有引發內亂,更沒有起兵做出弑君的行為。

    在目前這麽個年頭,某貴族在哪裏混得不如意跑去另外一個國家是種常規操作,怎麽能定義為叛國呢?

    到後麵的戰國時期,這個國家的人去為那個國家的君王效力,母國跟敵國有仇,人跑去敵國建立不朽功業,乃至於跑去幫著敵國欺負母國,例子著實是太多太多了。

    用後世的一句話,他們隻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呢。

    至於齊國和衛國變成那般模樣,是晉國給動的手呀!崔氏和孫氏幹的是不地道離開破船,史官則認為齊國和衛國的衰敗是兩國國君和晉國的責任。

    要是呂武熟知春秋的曆史,他應該會因為改變了崔氏和孫氏的命運,體會到很強的成就感吧?

    呂武沉吟了一下下,說道:“崔子可往中軍佐處告知此事。”

    首先,鄭國的邦交被範氏對接,關於鄭國的一應事務理該由範氏進行處理。

    再來,呂武一直在順勢讓範氏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南邊,不出現局勢突變的話,不可能插手範氏的事務。

    崔杼愣了一下,想到了晉國的慣例,心想:“晉國這一批‘卿’遠比想象中更加團結,有什麽理由不使晉國變得興旺呢?”

    這麽想的崔杼為自己選擇投奔晉國而感到高興。

    想要跟晉國接洽的侯晉為什麽不直接找範氏?要看看侯氏是個什麽成份,來判定夠不夠資格直接跟範氏接洽。

    從“規格”上來判定,侯晉是沒有資格直接麵見士匄的。他能見崔杼也隻是一種適逢其會,再不抓住機會可能就沒有下一次了。

    士匄得知侯晉想要投奔晉國會怎麽樣,已經知道消息的呂武肯定會暗中關注。

    呂武所知道的是,去完了士匄處的崔杼在後麵得到了一批價值不菲的禮物。

    從這一點來判斷,呂武知道士匄咬鉤了。

    他們途經“新鄭”的時候進行了逗留,一來是需要去走個禮儀的過場,再來就是接收鄭國為南下晉軍準備的糧秣。

    晉君姬彪太過於年幼,支撐不起大場麵。

    晉國這邊進入“新鄭”接受鄭君姬惲款待的是元戎呂武和中軍佐士匄,隨行的還有崔杼。

    隻是下軍尉的崔杼能出場是士匄的點名,算是老範家感謝崔杼搭橋牽線的另一種回報,讓崔杼在大場麵盡量露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