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9章: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9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52

    呂武主要是來跟子產再詳談一次,要不以後再見麵基本是在重大的場合,很難將時間用在私事上麵。

    為了談私事帶上一大群人?這不是上位者的基本操作嗎???

    “我聞你欲‘成法’,故而前來。”呂武將子產邀請到己方的軍營。

    什麽“成法”?反正不是加減乘除。

    子產上位之後對子駟的一些政策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在貴族的特權上進行約束。

    不太好說子產的“變法”是不是被孫林父和崔杼給嚇到了,還是發覺以侯氏為首一共五個家族有異動。

    晉國與楚國在“許①”會盟期間,子產將“田洫”搞得有聲有色,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製,對私田按地畝課稅。

    可能是有大批的晉軍和楚軍在鄭國勢力範圍內的關係,麵對子產朝特權階層下手,鄭國的公族和貴族采取了默默忍受的態度。

    也許,隻是也許,鄭國的公族和貴族明白到了“窮極思變”的時刻,支持子產對現狀做出一些改變?

    在子產已經完成的變法中,那一項“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製”分明就是在挖掘鄭國的軍事潛力。

    隻是吧?遭到利益損害的鄭國公族和貴族就太多了。

    什麽農戶啥的之類,以當前年代根本就是“私人財產”的一部分,什麽時候國家可以對“私人財產”伸手了?

    另外一項“對私田按地畝課稅”,說白了就是公族或貴族一旦私自開墾了農田,又或者是超過了自己身份地位所能持有的農田數量,超過的那些一概需要交稅。這簡直是要了貴族的親命!

    剛剛成為鄭國執政的子產,一下子動了那麽多人的利益還不算完,近期又有了大動作。

    子產聽了呂武的問話,臉色變得非常嚴肅,說道:“陰子已在封邑‘行法’,僑略略效仿。”

    這話沒毛病。

    呂武在自己的家族搞了很多新鮮花樣,套路卻不是子產的這個套路。

    如果說子產有什麽效仿呂武的地方,幾乎就是反著來的。

    呂武鼓勵“士”階層多多開墾荒地,約定多少年之內不會收稅,或是讓“士”的納賦上進行更多的付出。

    子產幹的事情則是清點鄭國貴族的農田,一旦超過可持農田數量就要多交稅。

    在財產方麵,呂武對陰氏的財產有絕對的支配權,包括“士”和“徒”的財產。

    事實上,封主不但掌握著所有的財政權,連帶本家族所有人的命都是他的。

    一般情況下,封主不會去搞東搞西就對了,有權力不代表要行使權力,隻是在法理上給予一種先行挖坑。有什麽權力不做分辨和時機去極盡地行使,不怕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嗎?所以行使權力一般是針對一小部分人。

    要是換個角度,到了“大一統”時期的皇帝,他們走的“套路”其實就是春秋時期封主(貴族)的那一套。這算是進步,還是倒退?

    呂武跟子產討論了蠻多東西。

    子產不知道是尊重或是想從呂武這裏取經,將自己在鄭國做的事情詳細地描述了一遍,完了問道:“此番於國有利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