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6章:這下連續達到兩個成就啦!(6K)(1/5)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313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03

    呂武真心覺得自己挺難的。

    他們已經打贏“郜之戰”了。按理來說應該見好就收,免得再橫生枝節,是吧?

    一旦繼續追擊,乃至於兵逼“郢”城下將楚國刺激太過,逼得楚國上下豁出命跟南下的聯軍拚,後麵會是一再擊敗並削弱楚國的有生力量,還是己方弄了個先勝後敗呢?

    樂極生悲這種事情,很多時候並不是在開玩笑,完全是多次真實發生過。

    如果過於深入楚國腹地,聯軍敗了後撤期間肯定會一再遭到阻擊,說不準就全軍葬送在楚國了。

    呂武一再權衡,想了太多的事情,一個咬牙拿定主意。

    “阿匄,你調‘虎牢’二‘師’南下。”呂武最終還是覺得機會難得,願意冒那個風險。

    再則,鄭軍正在肆虐楚國的西北部,其餘的楚國區域有來自中原的聯軍在攻打,他們將楚國的主力拖得越久,各區域聯軍就能更削弱楚國一分,以戰略角度出發冒一些風險完全是值得的。

    士匄明顯不樂意了。

    這次南下陰氏出動了三個“師”是沒錯,其餘各家隻是按照正常的納賦名額來出兵,憑什麽來讓範氏學陰氏多奉獻啊?

    呂武看向其餘人,又說道:“各家差人歸鄉,我家再召二‘師’,諸‘卿’召一‘師’,餘者盡力而為。我等今次奠定爭霸勝勢,若能使楚屈服,青史昭昭!”

    那麽就是陰氏攏共會出動五個‘師’,達到一個“軍”的兵力,無疑問就是晉國各卿位家族當中出兵最多的那一家。

    陰氏願意玩得那麽大,呂武以身作則之下,其餘家族即便心裏很不樂意,還能開口拒絕?

    範氏將“虎牢”的兩個“師”調過來,一下子就是動用四個“師”參戰,士匄其實有很多想要說道的地方。

    “各家出兵不同,收獲是否細算?”士匄沒覺得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地方。

    哪一家出力多,獲得更多的好處,很是天經地義吧?

    呂武當然沒意見,隻是新的分配方案不能由他來提而已。

    剩下的“卿”出兵沒有陰氏和範氏多,交戰後交出的答卷也沒有陰氏和範氏漂亮,敢多嗶嗶幾句試一試唄。

    他們能做的就是在接下來努力多立下戰功,再爭取不讓自己應得的一份遭到侵占。

    當然了,以呂武一直以來表現出的公正,倒是沒人認為自己的努力會遭到無視。

    他們留下了必要的人手,其餘部分順著楚軍和晉國上軍追擊的路線,浩浩蕩蕩接著南下了。

    晉軍這邊有傷患,又從夜奔的楚軍營盤那邊接收了一批棄子,隨軍的輔兵需要留下更多數量。

    這一批晉人輔兵除了照顧傷員之外,他們還要收集楚軍丟棄的物資,分類儲藏的同時進行記錄,等著後麵進行分配。

    並不因為呂武是元戎,陰氏才獲得戰利品的保管權,完全是陰氏這邊的管理製度更好,有比現在任何一個家族更科學的記錄方式,算數方麵則是領先這個時代的各個家族兩千多年。

    為什麽能領先那麽多年?加減乘除對現代人是基礎的玩意,其他國度有點不太好說,種花家這邊小時候誰還沒有背過加減乘除呀!

    至於其餘的幾何應用之類,要看呂武到底有多少“料”了。

    在這個沒有成體係各學科類的年代,《九章算術》都要等西漢才出現,陰氏的數學知識不敢說吊打“全世界”,有呂武這個掛壁的存在,在“東方世界”處於全麵領先是應該的。

    事實上,如果西方人沒有在曆史上造假的話,目前階段希臘正和埃及協同共進,走在了其餘各文明的前麵。

    呂武已經不是第一次到南方來,他前一輩子其實就是個南方人,要不然也不會在中原吃到一碗稻米就被感動得雙眼濕潤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