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05章:塵埃落定了啊(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534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10

    晉軍抵達了“頓①”之後,呂武派人前往駐紮在“頓②”的楚軍營地。

    現在有很多地方重名,比如“頓①”是頓人一開始棲息生活的區域,他們再一次搬家就會有一個“頓②”。

    要是看到某個名字的地方,能夠從名字來推斷某個家族或是國家的遷徙軌跡,又從各個地方的生活環境推論過得怎麽樣。

    一些大國其實也會一直進行遷徙,一般是每隔十五年左右搬一次家。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某個“城”的人口越多,該“城”可居住的時間就會越短。

    為什麽要頻繁搬家?當然是因為垃圾圍城呀。

    上一次薳啟強找到呂武邀請前往“湛阪”會獵,呂武給予的回應是到“聃”開打。

    楚軍越過“聃”來到“頓②”擺明了就是內心並不甘心,並不想晉國說什麽就怎麽辦,還存在一種反抗心理。

    呂武派去楚軍的人回來,稟告的是楚君熊招並沒有親征,楚軍主將是楚國令尹公子午。

    關於楚君熊招沒有親征這件事情,僅僅看楚軍亮出的旗號就能得到判斷,也就是晉軍這邊事先已經知曉。

    再一次確認楚君熊招沒有親征,則是存在其價值。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楚國對這一次會獵的信心不強,以至於楚君熊招回避親征不想擔責。

    “頓①”與“頓②”相距不超過四十裏,中間大體上是一種平坦地形,有山的海拔也不高,東麵是洧水下遊,再往東南方向二三十裏則是潁水上遊。

    “楚軍之中蠻人甚多,不見強族有多。”呂武想起了‘鄢陵之戰’的舊事。

    當時楚軍來勢洶洶,看上去浩浩蕩蕩很是人多勢眾,來自各個蠻族部落的蠻人卻占了楚軍的十之三四。

    在“鄢陵之戰”時,其實就是處於楚國有自信的階段,他們上一次與晉軍大戰打贏了“邲之戰”,有點驕傲自滿並沒有什麽。

    自從“鄢陵之戰”結束後,楚國征討宋國、鄭國或其餘列國還會征召蠻人,對上晉軍則看不到有蠻人的身影。

    說明了什麽?說明“鄢陵之戰”重新將楚國君臣的腦子打清醒,麵對晉國不再敢大意放鬆。

    “如元戎所料,楚軍今次不過求敗,以平國內之人憤懣、不甘。”趙武當起了捧哏的人,還一再用奇怪的目光打量近期變得有點安靜的解朔。

    說楚軍是來求敗,有點過份了。

    如果能贏的話,楚軍當然不願意得到一個戰敗的下場。

    所以在捧哏和拍馬屁的技巧上,趙武明顯沒有解朔幹得好,有時候根本就是在硬著拍馬屁,捧哏也捧得令人很尷尬。

    某種角度來講,楚國主動再去約戰晉國就是在表示不甘,但凡楚國真的還有餘力,怎麽可能會迎接失敗,必然是要跟晉國拚了。

    楚國約戰又出動那種成份的軍隊,以楚人死要麵子的性格,能夠肯定去年以晉國為首的聯盟將楚國肆虐得很是不輕,晉軍到“郢”閱兵和飲馬大河也對楚人的自信造成極大的打擊。

    呂武開始發布一係列的命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