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64章:一幫大佬的齊聚(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3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45

    呂武需要去一趟“洛邑”接受敕封才是侯爵,也就等於有立國的資格。

    其餘的人,比如士匄,一樣是需要去“洛邑”把程序走完。

    他們這一批獲得立國資格的人,以解朔的家族實力最差,範氏則是被離間了。

    這麽看的話,周天子完成了對晉國的切割,還在號稱晉國內部第一強大的家族範氏埋下了一顆釘子。

    那個就是木秀於林的結果了,再來就是範氏的封邑離周王室的核心重鎮太近,不怪周天子順手玩了手段。

    彘裘會自立嗎?哪怕彘氏沒有自行立國,心裏肯定也會有些想法。

    這個怎麽說呢?沒有資格就算了,獲得資格就會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很是人之常情的呀。

    呂武在“魏”地巡視了半年之久,主要是親自查勘地形,決定在哪裏修建函穀關。

    目前因為沒有大肆砍伐的關係,水土流失方麵並不嚴重,走哪裏都能看到茂密的植被,遠不是兩千五百多年後一眼望去全是光禿禿黃土的景象。

    麵積極廣的森林在當前對人們是一種禁區,進去了害怕迷路是一方麵,裏麵的猛獸和有毒昆蟲太多又是一個事實。

    毒漳?這種玩意不會出現在北方,算是南方那種長期濕潤氣候一種“特產”了。

    呂武跑去後世三門峽那邊一趟,親眼看到了林立在河流的巨石。而這邊的水流也遠比其它河段湍急,行船的話幾乎沒機會做臨時規避,必定是會撞上巨石弄得船毀人亡的。

    在後世的很多先秦影視作品中,函穀關看上去就是一個高不足六米,還是一個處在兩個山頭中間的小關隘。

    那種小是到了什麽程度呢?關隘的長度不超過三十米,周邊的山體也看不到什麽防禦工事。

    其實那是挺能理解的事情,條件和經費都有限得很,真實仿造秦時的函穀關,要花多少錢啊?

    曆史上的函穀關究竟是個什麽模樣,由於沒有詳細的文獻,規格方麵隻能靠猜。

    呂武親自走了一遭,不那麽確定是不是找對了地方,選了一個必經之路的山穀口。

    這裏兩道山脈攔截了去路,向西僅有一個寬度約在五六十米的山穀。

    兩座山脈的坡度很陡峭,人少一些還能攀爬,大軍才不會去幹這種事情。

    比較難得是山穀口前方約百來米還有一道天然河流,它是黃河的一個分支,河麵寬度約是二十米,隻是水流速度看著很平緩。

    另外一點,山穀口之外的地麵並不平整,尤其前方還有海拔比較低的幾座矮山包。

    從軍事角度來說,真的沒有比這種地形更適合建立關隘的地方了,最為難得的是周邊近百裏內也就那麽一個地方適合大股人馬進入秦地。

    陰氏將函穀關修起來,再修一條道路通向東邊,和平時期的人流和貨運方便,戰時將關隘城門一關就是一道堅實的壁壘。

    當然了,修肯定不會隻在山穀口修建一座關隘就算完事。

    關前怎麽都要有驛館,再來就是提供過往行人暫時休息的場所,囤放商品的倉庫等等。

    同時,駐軍的永固式營盤不能少的吧?山體之上的工事,諸如駐兵點、烽燧等等,肯定也是不能缺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