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77章:天下局勢的驟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1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54

    當前諸侯的繼承人的正式稱呼是世子,呂武會稱呼“太子”這麽一回事,其實就是一種昭然諾揭。

    以前呂武的目標是化家為國,他將自己的理想變成多數人的目標,舊的追求完成之後,肯定是要有一個新的展望,一些事情上進行暗示,大聲叫嚷則是不必了。

    當然,現階段也就是那樣,等某天呂武要幹什麽會直接講出來。

    這個也是現在的套路,想做什麽隻是默默去做,攢足了相當的實力才將暴露意圖出來。

    有一個國家就是那樣幹的。這個國家叫楚國,他們花了數代人的時間東征西討擴大地盤,覺得實力足夠了再向“天下”宣布要問鼎輕重,也真的去那麽幹了。

    學吳國才是傻,明明沒有那種實力偏偏自號為王,遭到天下人的恥笑就算了,同時失去了來自外部的幫助,不但國家一再戰敗,還一下子連續死了三個國君。

    是的,吳國的一國之君又死了,續諸樊、餘祭戰死之後,餘眛去年秋天也戰死在與楚國的交鋒之中。

    那麽算上壽夢的話,吳國十年之內相續死了四位國君,其中壽夢的三個兒子是在七年內先後戰死疆場。

    現任的吳國國君是壽夢最小的兒子,他叫季劄。

    這位季劄的人生很精彩,他在擔任一國之君前先後兩次婉拒接過大統,第一次是婉拒壽夢,後來諸樊登位前請求季劄擔任一國之君被婉拒。

    諸樊可不是忌憚季劄才進行試探,一切隻因為當時的吳國很艱難,需要一位名聲很好的嫡係血脈來繼承君位,有賢名名聲和博學的季劄真心很合適。

    至於為什麽會有兩次拒絕,隻有季劄自己清楚了。

    諸樊、餘祭、餘眛這三位吳國之君有子嗣嗎?他們當然有子嗣,接任君位卻是兄弟,算是一種兄終弟及。

    春秋時代弄兄終弟及並不稀罕,儒家沒出現之前沒人會呱噪;隻要肯花錢收,給的錢足夠,儒家不但會閉嘴,還會反過來幫著找無數的理由來表示不合理也能變合理,比如玩了一手“燭影斧聲”幹掉兄長的趙匡義就成功收買了儒家。

    吳國那邊輪到季劄做主,他幹的第一件事情是向楚國服軟,承認吳國是楚國的附庸。

    以為楚國隻願意得到名聲上的好處,不會進行什麽動作嗎?不可能的呀。

    楚國的慣用套路是將某個諸侯國打趴下,再派遣貴族前往該諸侯國擔任要職,一步步削弱和架空那個諸侯國,時機成熟了再一口吞下去。

    “吳君送闔閭往‘郢’作客。”呂武沒直接說是質子,也就是人質。

    眾大臣一聽陷入沉思。

    一定是吳國沒有其它辦法了,新任的吳君季劄才會屈服於楚國,還幹出了送大哥諸樊嫡長子闔閭去楚國當人質的事情出來。

    漢國君臣在進行的是小朝會,也就是呂武和大臣們關起門來談事情,一般提到的事情會比大朝會更重要一些。

    怎麽是小朝會說的事比大朝會更重要?其實越是正式的場合,要談的事情大多已經在私下溝通並達成一致,大朝會隻是一個公布的流程罷了。

    作為太子的呂陽並沒有參加。

    呂武該給的待遇會給,多餘的則是別想。

    參政這種事情則是跟太子無緣,需要等某一天君主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才會讓太子大肆參政,目的當然是為接管權力鋪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