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81章:被提前的五國相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108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57

    又是一年的時間過去,時間來到公元前550年。

    去年的冬季,關於“商丘”的戰爭結果傳到“長安”這安。

    範國得了一個先勝後敗的局麵,出征的接近五萬大軍隻有兩萬左右撤回國境。

    先敗後勝的楚軍並沒有追擊範軍,他們在公子午的領導之下同樣退回了楚國。

    那一場戰爭的勝負其實很難定義,之所以說是楚軍勝了,原因是範軍最先支撐不住撤軍,本著誰先跑就是輸的原則才說是楚軍勝了。

    兩年的大戰讓範國丟進去兩三萬兵力,源於楚國沒有成功將宋國滅亡的前提,範國其實是完成了戰略目標。

    楚軍在“商丘”的用兵前前後後加起來超過八萬,回到楚國的士兵則是隻有三萬左右,不看是熬走了範軍,看戰損比以及有沒有完成戰略目標,楚國其實是敗了。

    沒錯,就是熬,兩國都在苦撐。

    範國初立,國內的事務一大堆,可能朝堂也有不少亟待解決的麻煩。

    楚國則是先前被打擊得太狠,在公元前552年到公元前551年動用的兵力合起來約是十四萬,保證軍隊後勤線怎麽都要出動二十萬左右的民伕,一樣是在苦熬。

    如果不是實在撐不下去,範軍怎麽可能冒著宋國會被楚國消滅的危險撤軍?萬幸的是楚軍在範軍主動撤退後,那股子氣散了,沒有再試圖滅掉宋國也跟著撤軍了。

    在漢國這邊的快騎回“長安”稟告戰況的第十七天,範國的使節團也到了。

    士弱是範國這一次的正使,通報“商丘”戰況的同時,匯報“圉”那一線的戰局走向。

    在士弱的口中,範國挫敗了楚國吞並宋國的行動,認為那一戰是範軍勝了。

    呂武沒有過多糾纏,無論是運氣好,還是範軍打得楚軍無力再攻宋國,事實就是宋國還存在。

    範國將自己的出兵認定是阻止楚國吞並宋國,說得勝了其實沒有毛病。

    至於“圉”那邊的戰況,士匄先將“商丘”的範軍撤回去,後麵才派人通知在“圉”作戰的漢軍、荀軍和晉軍能撤了。

    以當時兩線的戰局走向,不太好說士匄有沒有要拿漢軍、荀軍和晉軍墊背的意思。

    畢竟,“商丘”的範軍撤走半個月,人在“新鄭”的士匄才派人去通知盟軍,而當時漢軍、荀軍和晉軍已經追擊楚與多國聯軍到陳國境內。

    若是“商丘”那邊的楚軍不是撤回國,跑去攔截漢軍、荀軍和晉軍的後路,事態該是什麽個展開?

    呂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譴責範國那種視盟軍安危於不顧的行為,甚至覺得士匄是故意要葬送盟軍。

    從那之後,呂武任是士弱再怎麽求見都不再麵見。

    但凡範國的君臣有點逼數,怎麽都該認清事實了,及時更換對漢國的邦交態度。

    而在荀國那邊,不知道是中行吳表現的慫讓齊國鬆懈,還是齊國辦事效率不怎麽樣,極可能也是能力有限,反正齊國要組建聯軍討伐荀國的事永遠是在進行中。

    什麽叫“進行中”呢?就是要幹,齊國卻是卡在了第一階段或不知道哪個階段,不見實際出兵的動作。

    當前呂武最為重視的是晉國那邊。

    他原本以為去年韓起就該將事情辦了,沒想到一年過去還沒有聽到個聲響。

    現在,範國跟楚國的交戰停了下來,荀國跟齊國的戰爭不知道能不能打起來,漢國暫時不用去支援範國或是荀國,有合適的時機讓韓起辦大事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