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93章:維新之難(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512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05

    呂武並不矯情,也難以矯情。

    現在的局勢是那樣,而局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漢國不但在某一天會跟楚國結盟,甚至連遠在東邊的齊國隻要不滅或頹廢下去也有可能結盟。

    這個是地緣政治的因素,不取決於統治者個人的感情。

    說白了,一個國家想要擴張隻能沿著疆域往外推,哪有隔著異國去打下飛地並統治的道理。

    曆史上魏國那麽搞過,他們後麵發現飛地的統治很難維繼,強行堅持對國力的消耗很大,付出與收獲根本不成正比。

    走了,呂武先後向熊招和呂光辭別,然後跟士匄和中行吳結伴踏上北上之路。

    齊國那邊沒有馬上離開的意思,按照道理他們之前沒機會跟楚國好好交流,漢國、範國和荀國離去不就給齊國君臣跟楚國君臣親密接觸的機會了嗎?

    齊國君臣應該是暫時沒有領悟遠交近攻的道理,單純是認為漢國、範國、荀國和韓國的多國一體還會維持很久,隻能選擇跟楚國一塊玩耍。

    這一次南下,交戰僅限於遭到了越人的襲擊,其它並不見血。

    一直來到虎牢時,呂武讓下麵進行統計,南下沒人戰死,倒是有十七人死於疾病。

    範國和荀國的情況絕對比漢國這邊糟糕,隻是三方現在已經不再一位國君治下效力,呂武也不是他們的元戎,兩方病死將士的精確數字無從得知。

    呂武自己猜測,範國和荀國怎麽都要病死三百人以上。而這還是因為在包括趕路和逗留隻在南方待了不到三個月。

    他們在經由“新鄭”時,接受範國那邊的邀請入城參加各種活動,少不了就是一頓又一頓的吃吃喝喝。

    在呂武看來,有九道防禦鏈的“新鄭”並不是那麽適合作為範國的都城,一來是城池有點小,再來就是以範國的實力並不需要九道防禦鏈。

    “新鄭”之所以有九道防禦鏈,純粹是當時的鄭國在麵對晉國或楚國時,沒有把握也無力保證能打贏野戰。

    想象一下長三裏、寬三裏的一座城池有九道層層環繞的城牆是什麽樣,防禦倒是足夠強了,卻是犧牲了民生的需要。

    “‘虎牢’為雄關,為範國門戶之地。”中行吳已經察覺到呂武越來越冷淡,找機會就想改善一二。

    隻是吧,中行吳哪怕再怎麽伏低做小,好像也隻是讓呂武表麵上多了更多的客套。

    這一座“虎牢”關隘差不多是攔在範國的“腰部”,很直接地讓範國分出了關南與關北兩地。

    範國在關北的城邑是從晉國分家而來,關南則是從鄭國那邊奪取,源於兩個區域本來就是兩個國家,從語言和思想到認知上存在差異,有“虎牢”這座關隘讓那種差異變得更為明顯。

    呂武前前後後花了十五年的時間來玩弄秦國,談不上改變了一代人,起碼有足夠的時間讓秦人接受漢氏子姓的存在,再過上幾年關中的新生代也將成年,等第二代成長起來,那種晉人和秦人的隔閡將會被降到最低。

    鄭國沒有滅亡,他們在“湛阪”那邊苟延殘喘,士匄沒有接納熊招休戰的提議,接下來很大概率是子產不斷在楚國的逼迫下找範國的不痛快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