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01章:百家之醫家問世(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34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10

    如果是從戰略角度作為出發點,先巴蜀再東出肯定是漢國的最優選擇。

    原因是巴蜀的出產並不貧瘠,將蜀地平原經營起來就是糧倉,礦產方麵也算豐富。

    人口對漢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鼓勵生育吧?以現在的衛生條件,呂武一旦強製每一個女人必須生多少胎,無疑問就是在草菅人命。

    不鼓勵生育?其實現在的人不知道是沒有娛樂節目,還是對造人十分感興趣,成家之後的夫妻其實一直都在生,關鍵問題是不但產婦危險極大,嬰兒的夭折率也著實太高太高了。

    不開任何玩笑,醫療衛生艱難的時代,普通家庭生五六個隻活下來兩三個孩子,可以算作是父母很用心在照顧子女了。這種事情即便是到了近現代的二十世紀依然常見,絕不是在聳人聽聞。

    好了,生民本來就對生孩子很熱衷,需要特別去鼓勵嗎?有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呂武還不如趕緊加強普及衛生知識,再耗費巨資去培養醫療體係的人才。

    在醫療方麵,呂武一直以來都無比的重視,要命的是他對醫療知識太匱乏,能懂的也就是很少的一些外科知識,比如處理傷口的工具必須消毒,怎麽去縫合傷口等等,涉及到更高端的醫療知識則是兩眼摸瞎。

    現在是公元前545年,很負責任的講,哪怕是曾經盛產名醫的秦國,也就是那個“扁鵲”組織,懂得的醫療手段也僅是那些。

    什麽望、聞、問切基本沒有形成體係,對藥物的利用可能有許多,隻是沒人去編寫一本“藥物百科全書”,導致這個中醫或許知道哪些草藥有用,其他中醫就不知道了。

    呂武建國之初就發出了求賢令,不是要征集什麽善內政善軍事的人才,針對懂得醫療體係的人表現出求才若渴的態度。

    比較尷尬的是,響應漢國征集令的人少之又少。

    呂武將這一部分集中起來,不是養著隨時隨地給達官貴人看病,而是請求他們進行深度的交流,再將自己掌握的藥方貢獻出來,一一經過驗證再列在書籍之上。

    話說,呂武那麽幹就是一種強盜行為。

    現在是一個講究“專利”的時代,能夠有一手醫術,誰還不是貴族?而貴族的恒產和其餘資產,包括所懂得的知識,算是他們家族的“傳世之資”,哪能是說拿出來就拿出來?

    道德綁架那一套?比如為了億兆蒼生什麽的,誰誰誰必須貢獻之類的?當前用道德綁架去脅迫,會被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待。

    所以了,呂武搞的是一種利誘外加等價交換。

    拿出知識,不但給予重金,爵位方麵也不吝於賞賜,並且還會幫其揚名,還是流芳百世的那種。

    這一套組合拳下去,大部分人也就都妥了。

    肯定也存在一些不願意將“傳世資本”拿出來的人,哪怕是一國之君的呂武也不能拿他們怎麽樣,甚至還要刻意去進行保護,免得出了什麽事搞到破壞大局。

    好家夥!不貢獻就要死翹翹,沒得說,跑吧!

    啥?不貢獻會死全族,貢獻倒是貢獻了,是不是真的,你猜?

    哪怕貢獻的知識是真實的,心裏極度不爽,咱們是不是要耗費巨資,才弄到驗證成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