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15章:漢國危矣!(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71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20

    不要以為內部矛盾太大,用開啟外戰的方式釋放壓力,或是壓製內部矛盾,等等的思維到了現代才有。

    實際上自文明出現之後,用外戰來壓製內部矛盾的例子不要太多,隻是沒有總結出一個成體係的“論文”或觀點。他們之中有些人成功了,更多的人玩成了內困外交的境地,再把自己給玩死了而已。

    楚國那麽大的一個國家,熊招哪怕是開國之君都不可能統治一個完全沒有內患的國度,繼承而來的國家有矛盾,作為繼承之君不像開國之君有疊威望“Buff”能更輕易鎮壓,麵對內部矛盾肯定會處理起來更加困難。

    範國耗了四五年幾乎將自己耗死。

    楚國的底子比範國更厚一些,不至於耗到要被耗死的地步,內部矛盾一再加劇則是很正常的事情。

    親兒子都能因為父或母病重太久,在病榻前伺候到耐心盡失,產生一種“不如死了”的心態。

    楚國的製度雖然跟諸夏列國有所區別,內涵方麵其實是一樣的。他們有一位元首,中樞有一套領導班子,下麵則是由眾多大大小小的貴族統治各方。

    人一多思想必然也就多種多樣,再產生各自的利益訴求,不可能傾盡所有為元首付出,尤其是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的時候。

    呂武在穿越前並不是能夠玩政治的階層,多多少少會因為信息的發達而目濡目染到一些,潛移默化之下懂得的套路也就多了。

    他知道楚國跟範國一樣是在硬抗,內部的矛盾一點都不會少,窺知這個為前提,選擇了更穩妥的方式,打算慢慢來跟楚國耗,哪怕不將楚國逼得爆發內亂,過程中也能起到消耗諸侯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漢國肯定也是被消耗的一份子,但是從漢國的需要和立場來說,耗著無疑對漢國的處境會更好。

    所以了,速速決戰在當前不會成為呂武的選項。

    漢國得到了四年的喘息之機,再有兩年就能將“長渠”修好,攻伐漢中也進行得相當順利,眼見著就能玩“得隴望蜀”的遊戲。

    在這種情況下,呂武更想要將諸侯耗得精疲力盡,等待漢國開始東出致力於大一統事業,難度方麵再怎麽都會下降一些的吧?

    對了,漢軍出動了一個“軍”、兩個“師”和四萬騎兵,算士兵就是接近十萬,還沒有算上該有的民伕,好像也是正在被消耗的一個國家吧?

    當前漢國的製度已經跟其餘諸國不一樣,其中包括了對軍隊的改變。

    若是在以前,無外乎就是國君對貴族發出征召命令,貴族帶上自己的軍隊納賦,服役期限內的消耗都由貴族來承擔。

    在漢國已經變得不一樣了,武器裝備還是由參戰人員自己準備,戰鬥中出現的損耗則是由國家來修補,缺失了則是士兵向軍需處購買,糧秣全麵由國家來出。

    這種情況之下,參戰人員的在後勤方麵的付出和麻煩變少,國家的消耗卻是大大增加了。

    所以,如果漢國的國庫空虛,實際上是比其它諸侯更經不起消耗的。

    關鍵的問題在於呂武要完成大一統,怎麽可能沒有進行累積呢?他成為晉國的“卿”之後就在做一係列的準備,再有四年的喘息時間進行糧秣積累,還是有一定家底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