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6章:一人死,多事生(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57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29

    隨著年齡的漸長,越來越多熟悉的人離世,將會變成一件需要慢慢習慣的事情。

    呂武並不是一個感性的人,其實感性的人也幹不成大事,隻是非感性不代表冷血,熟悉的人永遠離去了,一時的哀痛肯定是會有的。

    “喪事若有需,皆可告於太子。”呂武哪怕感念解朔的功勞,不能無功而加爵於解平,後續官職的提升則是需要辦的。

    畢竟,解朔哪怕沒有大功勞,跟隨呂武長達三十多年也有苦勞。

    再則,漢氏子姓需要一個榜樣,解氏無疑非常合適。

    為什麽讓太子呂陽來負責幫忙辦理解朔的喪事,不是呂武自己出馬呢?隻因為呂武是君王。

    作為君王的呂武親自出馬操辦解朔的喪事,情誼方麵倒是到了頂,對解氏則會是一種烈火烹油。

    如果呂武想要折騰解氏,倒是能親自參與到解朔的喪事中。

    到時候不管解平是因為恩出於上變得驕縱跋扈,還是眾人看到呂武對解氏的重視而去捧著,反正並不是一件好事。

    由呂陽幫解平就顯得很合適,充分展現出了漢氏子姓的重情重義,規格上也不超過,還表達出了一種解氏仍然有美好未來的態度。

    至於說給予解朔“國葬”待遇什麽的?當前年頭這種事情可不能亂玩,顯得荒唐無比的同時,完全是在逼解氏下一刻就造反。

    國尉去世,不是大朝會和小朝會的時間,重臣依然齊聚建章宮。他們開完會,該去憑吊解朔了。

    “解武子去後,何人可為國尉?”呂武問道。

    沒錯,解朔也是夠資格獲得諡號的,得到了“武”這個諡號。人們從今以後提到解朔,帶著尊重的稱呼就會叫解武子。

    漢國的國尉相當於後世的總參謀長,還是武將第一人,地位方麵很顯赫。

    眾臣下意識看向宋彬。

    國尉是總參謀長,不實際帶兵,國家肯定需要帶兵將領的呀。

    宋彬擔任上將軍就是一個帶兵將領的頭牌,以漢國製度來排名,地位在國尉之下順位。

    以前……,也就是晉國的卿位製度變更,一般是上一級的“將”或“佐”死了,由下一級的在任者頂上。說白了就是一種順位遞補製。

    漢國建立的時間隻有六年,解朔是第一名在任上過世的重臣。

    新任國尉怎麽安排,也許會成為一種“祖製”之類的玩意,再成為後麵來安排缺失職位的規則。

    呂武希望“順位遞補製”在漢國出現嗎?除了王位的繼承之外,不可能讓官職的變動出現那樣的情況。

    某一方麵來說,沒人提出讓解平擔任國尉,也就是父死子繼那一套,其實已經很不春秋了。

    春秋講的就是老父親擔任什麽職位(爵位),兒子就會全麵繼承,還是那種不看兒子能力到底能不能勝任的情況,反正父親死了兒子就是必須頂上。

    “王上。”宋彬現在的心理壓力很大,行禮之後說道:“右相可勝任。”

    漢國的右相是崔杼。

    在這個貴族皆是允文允武的時代,能操持政務就會管理軍務,偏科的情況不可避免,隻是一般不會太嚴重。

    崔杼比較明顯的一個愣神。他著實沒有想到會得到宋彬的推薦,回過神來並沒有拒絕,反而是產生了期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