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34章:公孫初領兵(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44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37

    駐紮“長安”的常備軍有三個“旅”得到通知,他們將在呂政的統率下前往與綿諸交戰。

    得到點名的人,其中地位和爵位最高的是上邪,他是呂武努力了三四十年中以原先非貴族身份爬到中郎將和獲得第十等爵的唯一人。

    上邪的奮進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勵誌,一度也是各種險象環生,沒有呂武在漢國執行新製度的話,其實上邪到死也就從普通社會地位進階到“士”的階層,不會有更高的成就了。

    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得進為“士”之後,他們很難再有寸進,隨後就是看子孫後代能不能保住“士”的地位,再抓住機會更進一步成為“大夫”,到了“大夫”這個階層才是真正的貴族。

    當然了,漢國已經沒有“大夫”這個爵位,換成了自己的二十等爵。

    那麽,在漢國到了第幾級爵位才能算是貴族呢?根據呂武新頒布的爵位補充,增加了關內侯和徹侯兩級,也就等於到了關內侯才能算是漢國真正意義上的貴族了。

    “上‘上尉’,今次勞煩上尉助我。”呂政初次統軍出征,老實說除了興奮之外就是緊張。

    上邪雖然以“上”為前綴,然而這個“上”不是姓也不是氏,是他在上進階段給自己的勵誌,後來沒有打算再改了。

    另外,春秋有氏不一定有姓,有氏可能是個貴族,有姓才是祖上真正闊過。

    上邪對於自己被點名出征也感到意外,內心的緊張不比呂政少多少,有些拘束地應道:“職唯用命耳。”

    大約是在公元前56X年階段,成功穩固自己地位的呂武就開始舉辦各種“學前班”了,目的是教導一些因功上進的人。

    上邪有幸參與了三次“學前班”培訓,那也是後來他能夠一再上進的基礎。

    這個“基礎”不是參與培訓就等於鍍了層金,成為誰誰誰夾袋中的欽定人物,培訓期間能不能學習到知識並消化為己用才是最主要。

    呂政率軍離開“長安”已經半個月,他們將要前往“吳陽”與當地集結起來的騎兵部隊會合,再前去“冀”與其餘的部隊會師。

    為什麽是用“會師”的字眼?當然是因為早有漢軍在跟綿諸交戰,隻是漢國先前對綿諸的用兵數量不多罷了。

    那個綿諸跟秦國的關係真的很好,好到那種幾乎跟穿同一條褲子差不多的程度。

    如果能給秦國更多的時間,秦國也許能夠做到和平兼並綿諸?

    綿諸的活動範圍在渭水周邊,以勢力範圍定論的話,其實綿諸算是秦國的國中之國。

    算地理位置,“冀”還在綿諸諸部落的西邊,綿諸則是在“邽”的東北邊,綿諸各部落的放牧區域也就一度成為秦國跟烏氏諸部落的緩衝區。

    來到“吳陽”的呂政接見了部隊的各級軍官,得知綿諸已經退往了曾經烏氏的活動區域。

    “公孫,當是國中有人透露我軍將剿消息,使綿諸逃奔。”汪進說道。

    他是之前率軍跟綿諸諸部落交戰的主將,以官職來論是“都尉”,也就是某個地方駐軍的最高長官,品階方麵僅是低於中郎將。

    所以了,呂武一再抄老劉家的作業,越抄越過分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