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39章:難兄難弟(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457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39

    中行吳現在是什麽情況?用四個字來概括就行了:壓力山大!

    荀國跟漢國立國的時間相差無幾,能夠立國則是因為跟對了人,中行吳本身也不是完全沒有功勞,用荀氏自家的軍隊打贏了楚軍一次(第一次沫之戰),算是給世人證明中行吳領導下的荀氏依舊很強大。

    荀氏在家族曆史上遠比曾經的陰氏現在的漢氏要悠久,當然……前提是呂武沒有再次扛起殷商的大旗,要不然追溯起來子姓也有屬於自己的輝煌,隻是後麵姬姓發達了,子姓成了前朝餘孽而已。

    荀氏也是姬姓,他們還是晉國的公族,隻是血脈關係上比較遠罷了。所以論起來的話,荀氏和韓氏其實是出自同宗。

    現在,中行吳正與韓無忌麵對麵坐著,兩人從見麵時互相問候,到後來坐下一直沒有吭聲。

    韓無忌是在一年半以前來到荀國,當時荀國正在攻打邯鄲趙,作為一國之君的中行吳進行親征,使得韓無忌來到“沫”隻是跟荀氏的一些公族進行接觸,等中行吳班師回朝了才見了一麵。

    那次見麵純粹就是走個過場,雙方沒有實際談點什麽有用的話題,後來中行吳就避免再接見韓無忌了。

    並不是中行吳瞧不起失國的韓氏,也不止是擔憂韓氏要求荀國歸還名義上還屬於韓國的城邑,怕的是韓氏既要求歸還城邑又要荀國馬上攻打漢國。

    荀國將“邯鄲”攻克了下來,耗時卻足足有兩年以上,麵對“邯鄲”這一座堅城,邯鄲趙又是進行決死抵抗,打從事實上給荀國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物資耗費上也遠超中行吳的事先估計。

    這麽說吧,中行吳集結了一個“軍”又三個“師”來打攻滅邯鄲趙的一戰,僅是這些部隊人吃馬嚼掉的糧秣,想象一下兩年會耗費掉多少,別提國家進入到戰時階段對生產的影響了。

    等邯鄲趙被滅亡,中行吳知道攻城產生的傷亡會很大,看到傷亡總匯還是差點眼前一黑暈過去。

    刨除掉下雪季節和一些雨季,兩年的城池攻防戰打下來,荀軍陣亡將士達到六千三百零七人,終生殘廢五千零一人。

    這裏的殘廢指的是無法再上戰場,像是什麽手指、腳趾、耳朵、鼻子沒了之類不被算在殘廢之列,要是算上後麵的身體殘缺類型,數量恐怕要再翻上兩三倍。

    打一個邯鄲趙讓荀國沒了一萬一千多的戰鬥人員?可以想象“邯鄲”被經營成什麽樣,邯鄲趙又是何等的拚命。

    然後,發生在戰國初期有預謀並且真正實施的屠城也就展開了,包含邯鄲趙的族人以及城內所有人員,原本數量應該有個三萬左右,僅有四十八人在交戰終止後幸存。

    別誤會,不是荀軍願意留下那四十八人,他們之中很多是早就逃離,個位數躲在城內等荀軍一直撤軍才從躲藏的地方出來。

    所以,關於荀軍對“邯鄲”展開屠城已經傳播出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傳播的範圍變得越來越廣。

    中行吳當然事先知道會對“邯鄲”展開屠城,沒有同意也不拒絕,同時不會留下任何文字記錄,某方麵來說也是想要讓軍隊泄憤。

    畢竟,荀國在攻滅邯鄲趙上的付出太多,收獲方麵卻是非常少,怎麽都要發泄一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