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9章 林中觀山景(1/2)

作者:東一方字數:4590更新時間:2022-07-12 10:53:52

    虞山,位於江蘇境內,是江蘇省北麵常熟縣境內的一座名山。

    曆史上,常熟縣在1860年被太平軍占領。此時太平軍剛剛調整北伐的方針,把主要的兵力放在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上,顯然還沒來得及占領常熟縣。李振帶著兩個團的士兵,加上李振自己的護衛以及後勤士兵,足有近三千人。

    大軍從上海出發,一路往北,抵達了江蘇省北麵的常熟縣。此前,李振派出了探子,探聽到了太平軍和江北大營士兵的消息。

    李秀成和吳啟功都率軍朝常熟縣趕來,李振便在虞山落腳。

    虞山橫臥在常熟縣的城西北麵,北瀕長江,南臨尚湖,有著絕佳的地利優勢。因為虞山的山體由西北向東南展布,峰巒連綿起伏,南北寬約3公裏,東西長約7公裏,山腳一圈約有20公裏,隱藏李振率領的三千士兵,完全是可以的。

    說起來,這虞山在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屬於一處風景勝地。

    史料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名叫古公亶父,此人才華出眾,一手締造了周氏部落,使得周氏部落強盛一時。周朝建立後,被尊稱為‘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叫季曆。

    三兄弟的關係非常融洽,都是才華卓越的人,而且品德上佳。按理說,太伯是絕佳的繼承人,但是季曆的兒子姬昌年少聰慧,博得了古公亶父的喜愛。古公亶父喜愛姬昌,對人說繼承他大業的人非姬昌莫屬。

    然而,部落中是長子繼承製度,必須是太伯繼承。

    即使太伯無法繼承,還是虞仲,兩人在一天,季曆就不可能繼承王位,也就意味著姬昌無法繼承王位。

    太伯和虞仲商議後,不忍古公亶父為難,以前往南方采藥為父親治病為由,離開了周氏部落。太伯和虞仲到了被人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水鄉,接受了當地斷發紋身的習俗,也把相對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文化帶了過來,建立了“勾吳”小國。

    太伯為王,但是太伯無後代,死後由虞仲接位。虞仲死後,葬在了一座普通的山上。百姓為了紀念虞仲,就把此山改為虞山。

    李振站在莽莽群山中,看著蒼鬆爭綠,翠柏成群,山中的湖麵粼粼波光,心中也是激蕩不已。此山、此景、此胡,當真是令人心情愉快。

    “沙!沙!!”

    一陣腳步聲從山林中傳來,魯少川和史密斯聯袂而來。魯少川大步前行,臉上浮現出激動的神色,史密斯穩步前行,神情平靜,並沒有多少激動。

    “大帥!”

    兩人來到李振身旁,抬手行禮。

    李振目光仍然落在山下的湖麵上,問道:“吳啟功和李秀成到哪裏了?”

    魯少川手舞足蹈,唾沫橫飛的說道:“大帥,吳啟功帶著士兵已經進入了常熟縣,距離虞山還有十餘裏,再有一天時間就可以抵達虞山了。據探子打聽到的消息,吳啟功的兵力已經損耗嚴重,隻剩下千餘人,而且都是長途跋涉的疲憊之師。反觀李秀成,雖然也隻是率領三千精銳追趕吳啟功,士兵卻是精力十足,戰鬥力遠勝吳啟功。”

    史密斯插嘴說道:“不僅如此,楊秀清和秦日綱兩個發匪主帥還率領五萬大軍跟在後麵。大帥,我們隻有三千精銳,若是要擊敗楊秀清的大軍,恐怕有很大的難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