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79章 約法三章(1/2)

作者:東一方字數:4676更新時間:2022-07-12 11:01:11

    張之洞滅掉文卡塔家族,並誅殺所有聚在文卡塔莊園的各大勢力掌舵人,得勝返回軍營。這時候,張之洞的心中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不過,張之洞心中也愈發的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欠缺的還很多,心裏麵的那一絲驕傲蕩然無存。

    中軍大帳,張之洞把發生的事情做了一個總結,匯報給李振。

    李振聽完之後,問道:“各大家族的護衛,你打算怎麽辦?”

    張之洞仔細的思考一番,回答道:“自然是收編,收為己用。從長遠計劃,諾大的印度,我們不能都用自己的軍隊,最好的辦法是用印度人的軍隊,把印度人的軍隊當做自己的軍隊,那才是最佳的辦法。從現在開始,就得同化各大家族的護衛,使之成為我們的人。”

    “好!!”

    李振聽了後,忍不住大叫一聲好。

    這一番分析,的確不錯。

    李振很讚同張之洞的說法,認可這樣的建議。印度的領土和中國是接壤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能夠達到靠本地的士兵成為守衛這一片區域的人,那麽才是真正的達到同化的效果。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

    李振話鋒一轉,又繼續問道:“既然收攏士兵是同化印度的一個關鍵點,那麽你認為,同化印度還需要做哪些事情?”

    張之洞撓了撓頭,稍作思考。

    片刻後,張之洞說道:“八個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曆史上,滿清蠻夷進關,無數百姓反對,無數的仁人誌士拚死抵抗,最後怎麽樣呢?還是失敗了,我認為是因為滿清控製了讀書人的原因。我們應該把中國的讀書人派到這邊來教導當地百姓,讓百姓能心向我們。如此慢慢的教化,必定可以達到最後的結果。當然,除此外還需要武力的震懾。如是沒有武力震懾,也難以達到效果,必須要雙管齊下。”

    李振略微頷首,目光看向郭嵩燾,問道:“老郭啊,你怎麽看的?”

    郭嵩燾略微欠身行禮,回答道:“大總統,我認為要同化印度的百姓,應該效仿漢高祖劉邦約法三章,讓印度的百姓得到好處,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當年劉邦入關,大秦的百姓依舊是心向大秦的,甚至於其餘如大齊、大魏、趙國、燕國等各國的百姓,骨子裏都把自己當做自己國家的人,沒把自己當做什麽大漢的人。”

    “為什麽劉邦能一統天下,並且百姓歸心呢?”

    “因為劉邦的約法三章,因為劉邦施行仁政。我們現在就應該向印度的百姓約法三章,保證百姓的利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上,滿清能立足,讀書人有功勞,但滿清仁政治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才會認同你。”

    “如果沒有仁政這一條,一切都是虛浮的。”

    “比如說我們招募了當地人入伍,但百姓視我們如猛虎,加入軍隊的士兵就會受到家人的指責,受到鄉親的鄙夷,他們難以產生認同感。但百姓認同了我們,那就容易多了,士兵才能在軍隊裏麵找到認同感,能夠心向我們。”

    郭嵩燾侃侃而談,自信的說道:“在仁政的基礎上,再配以省長提及的讀書人教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麽必定成功。至於之前的英國,他們完全是想著奴役印度,沒想過把印度的百姓當人,而我們不一樣,所以我們最後必定勝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