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3章 一副精品(2/3)

作者:顧小七字數:15632更新時間:2019-10-18 02:19:17

    古麗青夾起來吃了一口,感覺很是滑膩,卻又嚐到了一種酸酸的味道。

    她看到錢密也給張浩威夾了一塊,放在旁邊那個小碟子裏蘸了一下,看那個小蝶,估計裏麵裝的是食醋,難怪有一種酸的味道。

    “古書紀,海州菜啊,主要以海鮮為主料。”錢密看著服務生端上來的大龍蝦說道,“這是一道清蒸大龍蝦,肉質非常鮮美,您嚐嚐!”

    隻見桌上一個很大的長形的盤子裏,放著一隻完整的大龍蝦,下麵墊著嫩綠的生菜,那龍蝦看上去似乎還是活的。

    古麗青不敢下箸。

    內地人少吃海鮮,對於這樣一隻龐大的龍蝦,古麗青覺得看著倒是一種享受,而真正要吃,卻是不知從何下箸。

    錢密再次起身,拿起公筷,為古麗青選了一塊上好的龍蝦肉,並且在旁邊的小碟子裏蘸了蘸,然後放到古麗青的碗裏。

    “我們老廣吃這樣的龍蝦,更願意吃蝦生,現殺現吃,蘸著芥末,那個爽勁兒啊,美味無比!”錢密說,“今天吃的是蒸熟了的,我想兩位領導可能吃不慣蝦生,隻有老廣什麽都敢吃,嗬嗬。”

    古麗青笑了笑說:“據說老廣是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地上跑的除了汽車不吃,其餘什麽都敢吃,真是冒天下吃大不諱啊!”

    “錢總啊,你今天這一番知識的普及,對我們這兩位土老帽來說,可是大開葷戒啊!下次我要嘴饞了,直接奔金自尊來解饞得了!”張浩威笑著說道。

    “那我歡迎還不及呢?金自尊啊,隨時恭候兩位領導的大駕光臨!”錢密笑著說。

    服務小姐又端來了菜,很大的一盤,白綠相間的八卦圖,看不出這是什麽菜品。

    “海州護王菜,請慢用!”服務小姐報完菜名就撤了出去。

    “護王菜,這個名字挺有意思!”古麗青看著一盤像蔬菜羹似的的湯菜,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要說特別,就是兩種顏色做成的八卦圖很特別。

    “這是一道海州的特色菜,看著很普通,但是卻是海州菜裏麵的上品湯菜。”錢密又開始介紹了,“護王菜其實就是用番薯葉子做成的菜。為什麽這種極普通的、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番暮葉子經過精工細作,竟然成了廣東海州湯菜之上品,常常出現在高級宴會上,與熊掌、燕窩為伍呢?這裏有一段掌故。”

    “相傳在公元1273年,南宋度宗之子趙昺在硇州被堅決主張抗元的將領張世傑和大臣陸秀夫擁立為王,年僅八歲的趙昺便成了南宋最末一個皇帝,人稱少帝。在一次與元軍的交戰中,少帝兵敗,從福州逃到了廣東。一路上風餐露宿,苦不堪言。逃至海州時,與陸秀夫等人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廟之中。廟中僧人聽說是宋朝的少帝,對他們十分熱情、恭敬。僧人見少帝疲憊不堪,又饑又餓,本想作點豐盛的飯菜款待他。無奈因連年戰亂,廟裏香火減少,僧人的日子也過得很淒慘,除了僧人自己在附近種了一塊番薯地外,一無所有。僧人隻好就地取材,他們采來新鮮的番薯葉子,去掉苦味,製成湯肴。少帝饑可交加,見這菜碧綠清香,軟滑味美,食之倍覺爽口,於是大加讚賞。問道:‘這菜叫什麽名字?’僧人合掌謙卑地說:‘山野貧僧,不知菜之名。此菜能為皇帝解除饑可,保護龍體康健,貧僧之願足矣。有萬歲在,就有大宋朝在,宋朝百姓皆有希望。’少帝聽後十分感動,於是封此菜為‘護王菜’,以表自己一定要保住大宋朝江山的決心。從此護王菜之名便傳之於後世。又因這道菜湯色碧綠如翡翠,看上去令人悅目,吃起來鮮涼可口,滑而不膩,於是就成了湯菜之上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