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章 草原深處歡歌煮鹽(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364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19

    ["凱薩未遇到徐真之前,曾隨著族人四處為奴,顛沛流離於草原之上,對鹽湖並不陌生,見得徐真如此大驚小怪,不由一臉鄙夷。

    不過她向來為人冰冷、沉默寡語,也懶得與徐真作那口舌之爭,而李明達卻是忍不住揶揄起來,她深受正統教育,為人精怪,對異族番邦民情風俗更是心動,對鹽湖也是有所聽聞,自然看不得徐真這副少見多怪的姿態。

    “徐騙子,你沒見過鹽湖麽?別看這些鹽花漂亮,其中多有雜毒,馬兒吃了沒事,你要是吃了,小心爛舌頭哦!”

    凱薩聽得李明達對徐真的調笑,不由撲哧笑了起來,李明達與她相互看不對眼,一路上也無甚交流,但她們現在找到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認同徐真就是個大騙子。

    夜色之下,鹽湖映照,處處散發成熟之美的凱薩真真是一笑魅眾生,李明達此時才驚豔於眼前胡姬之美豔,而徐真扭頭之餘,也被對方豔色狠狠在心頭撓了一把,心猿意馬,連忙想在李明達頭上輕敲一記,以化解尷尬,剛抬手就見得小丫頭叉腰怒視,手舉在半空不敢落下,好不尷尬。

    哼哼著收回了手,徐真再次望向鹽湖,不敢再回頭,略帶興奮與激動地說道:“你個小丫頭懂個甚,這湖裏,白花花的不是鹽花,而是白銀啊!”

    徐真所言並非浮誇,唐朝前期對鹽鐵酒類采取與百姓共之的辦法,國家沒有實行獨占經營,池鹽的管理或設鹽屯,或招民營種,《唐律》之中更是沒有對販賣私鹽的處置之法。

    對於現代人而言,食鹽的提取精煉原理非常簡單,中學課程就有教導,而唐初雖然也有煮鹽法,但卻無法做到高質高量,軍旅基層和低層大眾根本就沒有辦法使用到高質量的食鹽,更不用說塞外這些野虜遊牧部落了。

    早在進入軍營之初,徐真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無論是涼州大營的軍士,還是薩勒族的牧民,他們所用的鹽,都來自於粗簡不堪的鹽布和醋布(注1),熬煮出來的鹵水苦澀難咽,著實惡劣。

    一旦徐真提取出高質量的食鹽來,先不說以後會如何經營壯大,單說眼下形勢,依靠這些食鹽,也就擁有了拉攏其他小部落的原始資本了!

    徐真受限於自己的權勢和軍力,無法讓李明達重獲新生,更沒有辦法對抗侯破虜這等小角色的欺辱,故而一直想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

    想要建立勢力,在軍中除了經曆戰爭累積軍功,提升官職,別無他法,然而如果將像柔然和薩勒這些部落人收為己用,卻是貨真價實的硬性資本!

    念及此處,徐真心頭火熱,連忙將所有人都召集起來,幹脆將營帳設立於鹽湖岸邊,又命人燒炭以備用,多取細沙,麻布等過濾所用之器物,更當場架設十餘口大鍋,將鹽湖之中的鹽石大塊大塊敲下,粉碎之後才置於鍋中熬煮,一時間熱火朝天,將鹽湖四周夜色全然驅散。

    熬煮耗時,草原兄弟們又另生火堆,宰了肥羊,善獵者更是尋得幾頭黃羊,往腹中塞入新鮮茅草野蔥等物,烤起全羊,馬奶酒皮袋子相互傳遞,工作娛樂兩不誤,氣氛融洽之極。

    徐真深受氣氛感染,越發喜愛這幫兄弟,情動之時,不由豪邁,三兩口酒下肚之後,心胸全然放開,受不住草原兄弟的邀請,勉為其難開喉獻唱,思來想去,挑了一首別具草原風味的民謠,諸人靜坐側耳,其中不少草原少女多有歆慕之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