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七章 拜會諸友準備出征(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314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39

    自古明君效舜堯,若非國情所迫,誰不想子民安居樂業,卻去做那窮兵黷武的勾當?眼下大唐雖開國短短十數載,卻造就了貞觀之繁盛,此等功績,足以千古傳誦,又何必再爭些許戰功?

    夫君子生於亂世,事必有所不為而又有所必為,蓋因時勢造英豪耳,如今世道安穩,聖人卻仍舊四處出兵,確實有些說道不過,但每戰每勝之下,反倒凝聚了民心,同心同德,協勞協力,將這國計民生都運轉得生機勃勃起來,久而久之,唐人也變得尚武好戰,不容這些異族宵小來鬧騰。

    雖對外和親乃寬容國策,體現天國上邦之浩蕩恩澤,囊括四海,然我朝聖人不賜,卻由不得爾等來強奪,如吐蕃這般兵臨邊境,強要恩澤,如何讓人不憤慨?

    民眾早知如此,多有喧囂,今日得問唐軍即將出征吐蕃,自有那熱血男兒投軍從戎,軍部衙門一時間熱鬧非凡。

    徐真出征在即,也有許多事情需要安頓,先拜見了退居養老的李靖,後者年事雖高,但修煉了那《贈演易經洗髓內功》,吐納有方,養生有道,精神矍鑠,身子硬朗,與徐真暢談沙場,這段日子來,將畢生謀略精髓,一並傳與徐真。

    且說李靖長子李德騫,沉迷工巧之時,自有一番前途,次子李德獎卻滿身英豪氣,愛結交草莽任俠,慢慢退出了官場,又有另一番際遇(注),大唐軍神李靖的韜略陽謀,也沒個傳承,早已將徐真當成了知心弟子。

    談及兩個兒子,李靖難免有些歎息,取過一隻木盒來,交到了徐真的手上,苦笑著說道:“這是犬子讓老夫轉交於你之物,德騫為人怯懦,雖不是東宮案子的主謀主力,但也多有受累,沒了臉麵來見你,臨行之前,將了這盒子,托我贈還於你,他日若有相見,再當麵謝罪。”

    徐真輕輕打開木盒,見得一襲軟金甲疊得規規整整,正是當初在那天策神秘墓葬之中所得的金絲軟甲,撫摸著金甲,一股難明的滋味湧上心頭,徐真動情地朝李靖說道。

    “德騫本性不壞,也疏懶於朝廷官職,隻是個性使然,受了連累,若有時機,徐真必定向聖人求個情,讓他回來伺候李公左右…”

    李靖雙目包含感激的溫情,他這輩子似乎從未以權謀私,向來公正,以致於兒子無辜受了牽連,也不敢動用人情,他與徐真也未有正式的師徒名分,然徐真時時感恩,事事牽掛,處處貼心,沒有遠離,必來告安,又如何不讓李靖感到欣慰?

    念及此處,李靖將幹枯卻有力的手掌按在徐真的肩頭之上,最後教訓道:“戰場上本來就沒有常勝神將,誰能活得長久,誰就是神將,所謂韜略,無不圍繞於此,切記,切記!”

    徐真凝重了眉目,深深點頭,這才收了金絲軟甲,臨行到門口之時,卻又突然停住了腳步,轉身跪拜於門下,行了那拜師的叩禮,終究厚著臉皮,認了李靖這位師父!

    李靖心頭一震,滿滿的欣慰從心底湧出來,這位一生少有流淚的老將,雙眸濕潤,隔空抬起手來,卻是受了徐真這一拜。

    待得徐真離開,李靖卻是癡癡地望著門外,口中喃喃自語著些什麽,心頭卻是不甘地想著:“生兒當如此也,若人定勝天,可敢再賜壽三十年,待某長城之外再揚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