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九章 無雙遭挾徐真死救(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12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44

    前人有詩但讚西涼錦馬超,或曰:西周馬孟起,名譽震關中;信布齊誇勇,關張可並雄;渭橋施六戰,安蜀奏全功;曹操聞風懼,流芳播遠戎!

    後世又有人讚其獅盔銀鎧玉麵郎,目如星,體賽狼。跋扈飛揚,報仇反西涼。六戰渭水逼潼關,麾鐵騎,撚金槍。

    且說鬆州城下之戰,徐真於亂戰之中見得一白袍神槍校官,左衝右突無人能擋,所過之處血流成行,堪比那西蜀馬超也,心生愛慕,遂遣周滄前去詳詢來曆,聽得薛仁貴三字,心頭登時大喜。

    徐真喜讀史,尚名將,說唐之演義評書等,皆有薛仁貴之典故,言說其出身河東薛氏,貞觀末投軍,征戰數十載,曾大敗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更是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雖戲說畢竟有些浮誇,然薛仁貴確屬河東薛氏出身,乃隋唐十大族、關西六大姓(韋裴柳薛楊杜)之一,祖上多貴胄,及其父薛軌早喪,才家道中落。

    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不得不以種田為業,娶妻柳氏,此女乃賢惠遠見之人,不願見夫君武藝才能荒廢,是故稱皇帝即將禦駕親征遼東,招募驍勇之將領,勸說薛仁貴來投軍。

    其時薛郎已經三十歲,招納入軍之後,並未馬上分配到營州,而是先隨軍來了鬆州,因無戰事,才華不得顯露,但借祖上聲望,隻做了個旗牌校官則已,今日一戰,卻是入了徐真的眼。

    這周滄也是個喜愛豪傑之人,與薛仁貴並肩而戰,豪氣衝天,如比賽較勁一樣,卻是將這生死戰場,當做了比鬥武力的擂台來,一來二往,惺惺相惜,頓時結下情誼。

    得此猛將衝鋒陷陣,又有大軍碾壓,吐蕃軍如那螳臂當車,實在不堪一擊,戰鬥如狂風而起,又如暴雨驟停,唐軍勢如破竹,又有韓威領了降卒來投,順利奪下了鬆州城!

    韓威知恥而後勇,今番又保全了性命,更是勸降了數百吐蕃軍,再回鬆州城,終究挽回顏麵,雖身上傷勢猶在痛楚,卻對徐真感激涕零,牛進達等將皆有斬獲,吐蕃逃走匆忙,遺留甚多,輜重全數存於城中府庫,此戰可謂大獲全勝,諸人大喜,對徐真更無半分怨氣。

    李道宗歡歡喜喜與諸多軍士入城,接受鬆州民眾夾道相迎,那吐蕃人野蠻不堪,多有侵占,民眾飽受其苦,得唐軍到來,皆歡天喜地,一時間歡呼震天。

    然而卻有人心頭憂鬱,落後於軍隊之後,隻顧掃視著屍骸遍地的戰場,兀自濕了眼眶,正是那隨軍而行的李無雙也。

    她本想為此戰出一份力,可李道宗護女心切,又怎肯讓其上場拚死,隻留在身邊觀戰,這小丫頭起初還技癢難耐,躍躍欲試,可見得吐蕃軍慘烈戰死之後,心頭越發沉重起來。

    雙方軍士皆是父母所生,或有妻兒相守,或有親人望歸,又無私人仇怨,卻要以死相拚,身不由己,隻要敢上得這戰場者,皆為使人敬佩之輩也。

    她親眼見著一個年僅弱冠的吐蕃軍士,躺倒於血泊之中,衣甲碎裂不堪,屍骸更是不成形,至死還保持著驚恐萬狀,如此年紀,正當花開之際,卻慘死於戰場,又如何讓人心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