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寒竹擔使仁貴歸心(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698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46

    且說鬆州一戰既已落幕,吐蕃退至吐穀渾西北,不敢再興兵來犯,或因吐蕃此次侵略鬆州,並非爭奪大唐領土,隻為強迫大唐賜婚耳,然未想到大唐皇帝陛下非但不賜婚,反而發了重兵前來應戰,若吐蕃不撤軍,繼續廝殺的話,器宗弄讚的求親目的也就更加無法實現。

    再者,器宗弄讚畢竟乃吐蕃新王,其時吐蕃國內並不穩定,多年征戰,連兵不息,臣服之各部亦需時日善加安撫,祿東讚等大臣不得不勸退,皆因後方不定,若以主力與唐軍決戰,實乃劍走偏鋒、兵行險招則已。

    而唐軍以風雷之勢催之,又有徐真這等奇才,似能召喚天地雷火之力,如有神助,大唐神將不可計數,其時隻派了個牛進達就已經如此了得,若再有大將領兵前來,吐蕃又該如何抗衡?

    吐蕃這邊畏首畏尾,唐軍這廂也是自有考量,吐蕃快速退兵至吐穀渾西北邊境,又遣使祿東讚來謝罪,不必再深入追擊,我大唐天國上邦,不求趕盡殺絕,隻需四夷八荒盡皆臣服則也。

    吐蕃乃新生勢力,此前又與大唐並無交往,彼時征遼在即,北方薛延陀、西北之西突厥殘部又多有騷擾,大唐亦不想與吐蕃發生大戰,免得徒增消耗。

    雙方各有顧慮,這場戰爭也就草草收了幕,若認真計算戰果,大唐自然是斬獲更多,吐蕃臣服之下,西麵平定,唐國聲威更隆,震懾四海。

    吐蕃大論祿東讚獻黃金五千兩,珠玉寶石,財帛奴婢不可計數,與李道宗等隨軍回長安請罪。

    徐真新傷得愈,心頭卻歡喜不起,皆因吐蕃使者之中,除了祿東讚之外,還有徐真的老熟人,慕容寒竹!

    吐蕃使者之中出現慕容寒竹這等中原人士,李道宗等人皆以為奇,一番問候始知乃博陵崔氏之後,心頭頓時起敬。

    隋唐年間多望族,故有七宗五姓十大千古望族之說,而貞觀年初,氏族排名,乃崔氏為首。

    這崔氏自漢迄唐蜚聲延譽,甚盛益興,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範陽盧氏,太原王氏並為千年舊族,聞人達士先後相望也。

    後世亦有記載,自漢至宋,一千多年間,博陵及清河崔氏高官顯宦不絕,南北朝時,崔氏為相者竟有十人,獲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為相者竟達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員四百餘人,堪為一時之盛,其他家族無出其右。

    也正因此,崔姓被稱為“宰相之姓”。當時民間流傳有“崔家醜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卻愁”之說法。

    這崔氏又分清河、博陵崔氏兩支,慕容寒竹,也就是崔寒竹,正出自於博陵崔氏!

    祿東讚雖同樣精通大唐風土,然又豈能與慕容寒竹相比,其在大唐安插諸多耳目眼線,情報暢通,掌控時勢巨細,談吐之間風範盡顯,折服人心。

    諸人問起來曆,慕容寒竹又將自己如何死忠追隨光化,配合唐軍顛*覆吐穀渾之事說道出來,李道宗其時與侯君集突襲吐穀渾伏俟城,皆賴慕容寒竹之功,隻是忌於光化前朝公主之身份,慕容寒竹有固有所謀,這才未能將其帶回大唐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