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九章 閣老刁難禮炮解題(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578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48

    古語有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徐真本不願參與二王奪嫡,可樹欲靜而風不止,他的快速晉升,引發朝臣諸多忌憚,又不能為人所用,也難怪長孫無忌會刻意打壓,再加上慕容寒竹這等宿敵投了長孫無忌麾下,又豈能安生苟且?

    雖明知長孫無忌刻意刁難,使得徐真在文武百官和諸國使節麵前出醜,但徐真又不得不被動接招,上前行禮道:“徐某雖不才,願意一試。”

    李世民欣慰地點了點頭,心裏卻兀自冷笑,他又豈不知長孫無忌的心思,如今文武朝臣儼然分成了三塊,或支持魏王李泰,或力挺晉王李治,或潔身自好明哲保身作了牆頭草。

    而以李世民所見,徐真既不支持魏王李泰,又不幫助晉王李治,一句但求為國守邊拓疆,已然深得李世民的欣賞。

    所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李世民固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論調,向來以民為本,徐真不參與權謀爭鬥,一心為國為民,又怎能不讓李世民心動?

    早在吐穀渾之戰過後,徐真將殷開山的長刀和天策紅甲帶回,李世民就覺得此乃上天的安排,將徐真這等人才引至自己的身側,由是決意重用。

    而後徐真揭破漢王李元昌的行刺計劃,從李世民遣其前往齊州平叛之時開始,就對徐真有了重用之心,而後的鬆洲之戰也之不必說。

    像李勣這等老臣,若非深明聖意,知曉聖人想要培養徐真,就算再愛惜徐真之才,也不好將畢生所學私下相授。

    李世民也有自己的考量,眼看著年紀越大,諸多事情力不從心,若立吳王李恪為儲,憑借其文治武功和心智城府,或許還能夠鎮壓得住這群朝臣,可由於出身隋室,立吳王為儲已經不太現實了。

    剩下的無論是李泰還是李治,與軍事一途並不精通,也無涉獵,既無武功,何以鎮得住這些個頑固老臣?

    李世民是故欲立軍中棟梁,如李勣這等功勳卓越的老將,確實能夠獨撐一麵,然而李世民又擔心這些人會擁兵自重,用人者,該當知曉左右權衡之術,這徐真一片赤誠丹心,正是最佳人選。

    徐真也並未深究此中意義,既是聖人囑托,自當發揮聰慧才智,不能讓長孫無忌和慕容寒竹將自己給踩了下去。

    且說這分辨百隻雛雞和母雞的母子關係,卻比分辨騍馬和馬駒要困難得多,起碼這母雞是沒奶給雛雞喝,老辦法決不能用。

    諸多婚使也是冷汗淋淋,好在這等題目沒有落在自家頭上,否則又要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了。

    這些都經過了慕容寒竹嚴謹的推算,眼看徐真愁眉不展,一副束手無策的模樣,長孫無忌心中也是頗為得意,對慕容寒竹又高看了一截。

    李明達本就對李治失望透頂,如今見得長孫老匹夫為難徐真,好教徐真在諸人麵前出醜,心裏越發不喜李治和長孫無忌。

    曾幾何時,她將長孫無忌視為慈祥的老國舅爺,對諸多兄弟姐妹也是親愛有加,可直到現在她才明白一個道理,或許真的是帝皇之家無親情罷。

    她的目光不由落在了徐真的身上,她與徐真曾患難與共,雖血脈不同,但情誼卻真摯如親生兄妹,隻是她心有不滿,倒是不願與徐真做兄妹,或許...

    她並未再多想下去,因為徐真沉默許久,仍舊沒有良策,等待繼續比賽的婚使們已經多有腹誹,百官之中又多有心之人挑唆,儼然已經開始嗤笑徐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