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三章 聖人天罡慈恩偶遇(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312更新時間:2019-08-12 00:32:34

    袁天罡雖然是地仙一般的人物,可也不是想進宮麵聖就能隨時如願的,太史令雖然通過聖人近侍透露過袁天罡再現人間,然聖上如今每日與蘇元朗李淳風論道,又享受著徐真親自設計的洞天福地桑拿,整日排毒,積鬱餘毒盡去,越發信賴蘇李二人。

    蘇元朗乃內丹修煉的宗師,並不需要借助外物,也不構築丹鼎,更不需要服用石散,引導著聖上每日吐納,李世民果真容光煥發,空虛的身子也慢慢氣血充盈起來。

    這日天好,李世民心情更佳,見得身體調養恢複了大半,遂決定出宮走動走動,蘇元朗和李淳風自是作陪,跟著蘇元朗修道一段時間之後,李世民也變得低調了許多,輕車簡行,開往慈恩寺而去。

    這慈恩寺位於朱雀街東麵第三街的進昌坊,寺廟南臨曲江池(黃渠),建有十餘庭院,近二千房間,重樓複殿、雲閣高聳、禪房幽深而清淨,諸多塑像遍布寺中,可謂壯觀無比,雖仍未落成,前來拜祭和遊玩的人已經絡繹不絕了。

    此地遠在北魏道武帝時就建了個淨覺寺,到了隋文帝時,又在淨覺寺故址上修建了無漏寺,也就是到了今年年初,皇太子李治為了追念聖文德皇後,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這才下令修建,是故名為慈恩寺。

    如今過了半年,主體工程已經差不多完成,乃度僧三百,請五十高僧入住,又別建翻經院,請玄奘法師移居,翻譯經文,聖上雖然體力不支,然彼時還是帶著皇太子和諸多後妃等,於安福門樓親執香爐臨送,前來觀禮者多達數萬人!

    當時聖上無心久留,卻也被民眾崇佛的熱情所感染,眼下身體有所好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慈恩寺。

    玄奘法師趕緊放下手頭翻譯工作,率全寺僧人出來迎駕,入寺之後,聖上又命人取來一本冊子,此乃聖上沉屙之餘親自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

    法師一看,序文之中不乏盛讚,雲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也。

    玄奘不禁心頭感動,連連感謝聖上之隆恩,事起於今夏,法師將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現給聖上,並請聖上作序,其時適逢聖上染病,法師也並未寄托希望,沒想到聖上居然還記得此事!

    李世民見法師歡喜,遂趁機勸說法師還俗為官,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勸法師還俗了。

    “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堪公輔之寄,然坐山林而譯經卷,卻又是我大唐子民之失也…何不罷道而助秉俗務,致朕之左右,共謀朝政?”

    玄奘乃得道高僧,萬般俗事早已洞徹,隻是含笑答道:“玄奘少踐緇門,伏膺佛道,玄宗是習,孔教未聞。今遣從俗,無異乘流之舟使棄水而就陸,不唯無功,亦徒令腐敗也。願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

    聖上聞言,眉頭微皺,不過這也不是玄奘第一次拒絕還俗,李世民也不好在糾纏。

    其時中土佛教已經頗得人心,玄奘歸國之後,信奉者更如天上之繁星,地上之螻蟻,數而不可勝數,若將這些信徒掌控起來,又何愁人心不穩?

    可惜的是,玄奘並不想讓佛教徒淪為社會輿論導向的工具,是以多次拒絕了李世民,而李世民還以為玄奘仍舊心懷不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