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治權謀清除老臣(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018更新時間:2019-08-12 00:32:37

    今日陰天,悶熱而壓抑,遠方的烏雲似乎還在積蓄著水汽,不知何時才能攢夠雨水,才能落雨驅散令人窒息的悶熱。

    東宮,崇文館。

    李治死死捏著手中的密報,劍眉倒豎,猛然拍於案幾之上,嘭一聲響,案上筆墨跳起老高,墨汁都濺了出來!

    侍讀嚇得大氣不敢出,連連低頭退至一旁。

    “沒用的狗殺才!居然連個半死的老狗都弄不死!留著又有何用!”李治憤憤地罵道。

    慕容寒竹微微抬起頭來,躬身勸道:“殿下,喜則忘形,怒而失智,為人君者,當喜怒不形於色,小不忍則亂大謀,又何必為了些許小事而大動肝火...”

    李治聞言,輕歎了一聲,平緩了心緒,帶著餘怒道:“先生所言甚是,寡人(唐時太子可自稱寡人,國公可自稱孤)倒是失態了,隻是這李靖不死,寡人心有不安啊...”

    在房玄齡未死之前,李治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擔憂,反正無人能動搖他的太子地位,繼位大統已然是鐵板釘釘之事。

    然而因為一事衝動,對房玄齡下了毒手,以致於一步錯而步步錯,聖上甚至想著將李泰接回長安來,這又讓李治感到了威脅所在。

    雖聖上身體狀況日益惡劣,然隻要他有心換人,李治就一天不得安生,必須要將那些不為其所用的權威老臣,一個個都鏟除,否則一旦聖上狠心起來,這些老臣可都要站出來擁護新主了。

    李靖和房玄齡一般無二,素來看不上他李治,對吳王李恪卻是讚賞有加,甚至於在李治和李泰爭奪皇儲之時,許多平素低調的老臣們,都紛紛站出來為李恪美言,連聖上都對李恪青目非常,稱李恪文韜武略,最像年輕時候的自己。

    如今李世民已然知曉房玄齡的死因,徐真往均州迎接李泰的過程當中,又遭遇瘋狂的截殺,百騎死了大半,而徐真剛剛回來,因與李靖交往過密,連李靖都遭遇到了暗殺。

    這一係列昏招弄出來,無疑讓李世民對李治更加的失望,這又讓李治如何不憂心忡忡?早知如此,他就不該對房玄齡下手,隻需韜光養晦,等著李世民老死也就罷了。

    雖然李治已經接手了朝政,可每日朝議,老臣們多有挑剔,且當麵諫言斥責,言官們也一個個直言不諱,根本就沒把他這個皇儲放在眼中,李治自是無法忍受,恨不得立即登上帝位。

    隻是他卻誤解了群臣的意思,這些臣子並非針對他李治,而是就算李世民上朝議政,諸多臣子也都是這般不留情麵,這麽多年來,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動怒很多次,但每每怒氣消退之後,又對那些反對他的臣子多加撫慰和賞賜,讚揚他們敢於直諫的勇氣和忠誠。

    這就養成了臣子們在朝堂上肆無忌憚的風氣,隻要於國有利,哪怕是聖上之意,他們也要爭上一爭,也正是因為這種風氣,才使得大唐出現了貞觀之治這般的盛世。

    如今的李治是騎虎難下,隻能一錯到底,一麵派人秘密關注吳王李恪的動靜,一麵清掃朝中對自己多有怨言的老臣。

    李靖雖然致仕在家養老,儼然沒了多大的朝堂影響力,可聖上是個極念舊情之人,對李靖還是言聽計從,愛護有加,從聖上冒病親自到衛公府去看望李靖,就能夠看出來,若李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李治,那些個老臣就會緊隨其後,而聖上是不可能不顧及這些老臣的意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