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三章 感業寺外李治受挫(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462更新時間:2019-08-12 00:32:40

    徐真單膝跪於朝堂之上,身前放著卸下來的太宗欽賜刀甲,李治陰晴不定,遲疑未決,長孫無忌和慕容寒竹眉頭緊皺,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卻是感激涕零,而滿朝文武一如李治那般,仿似真正開始認識徐真此人。

    不可否認,徐真從入伍至今,驍勇果敢,百戰不殆,雖為後進之輩,然一身戰功赫赫,又得二李(李靖和李勣)真傳、李二(李世民)栽培提拔,上柱國的勳號雖然有些沉重,但不得不承認乃名符其實。

    這樣一個徐真,確實給人一種有勇無謀的印象,然而今日他以進為退,從中巧妙斡旋,用自己左屯衛大將軍的官職來力挺契苾何力二人,又足見其智慧,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李治繼位之後,十六府衛的大將軍絕大部分都進行了調換,武衛調到了驍衛,監門衛調了金吾衛,千牛衛又調到領軍衛,徹底打亂了兵權的掌控,以致於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想要造反都無法掌控兵馬。

    其中隻有程知節、尉遲敬德和徐真並未調任,仍舊保持著原先的軍職,程知節乃領飛騎軍將李治從翠微宮護送回來的功臣,而尉遲敬德則死守皇宮,至於徐真則是奉了托孤密詔。

    若說李治要削弱其中一人,那麽必是徐真無疑,若換了以前的李治,如今正好趁機削去徐真的官職,讓他當個安樂郡公也就罷了。

    可上位之後,李治才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感受到來自於長孫無忌的壓迫,他才明白李世民真正擔心的是什麽。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哪怕他跟徐真過往有多少齟齬,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若削弱了徐真的力量,那就真的沒人擁有足夠的能量,來替他李治製約長孫無忌。

    帝王心術,無非平衡二字,李治雖然初初上位,但很快就在朝堂的騷動之中,領悟到這一點。

    長孫無忌和慕容寒竹也很清楚,徐真前兩日才剛剛掏出太宗的密詔,展示了自己托孤重臣的身份,褚遂良上不得台麵,若徐真再被削,長孫無忌一家獨大,相信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麵。

    於是,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情出現了,那些平素裏對徐真多有嫉恨,口口聲聲要拉扯徐真下台的文武官員,竟然開始為徐真說情,將徐真過往功績都擺上台麵來,力勸李治留下徐真!

    李治又如何看不懂這些大臣們的小心思,隻見他冷笑一聲,待朝堂寂靜下來,這才柔聲道:“三位愛卿忠君體國,乃我大唐基石砥柱,又何以輕言殉忠,朕初臨大位,百業待舉,正是需要人手之時,三位愛卿暫且好生修養,今後這朝堂必多有仰仗,徐卿,快快起來吧。”

    聽到李治如此一說,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總算是心頭大石落地,徐真謝恩而起,與李治對視一眼,二人眼中意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李治心意已決,雖然拒絕了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為太宗殉葬的請求,但對此二人還是不放心,又將他們派遣了出去,隻撥付了幾百人,讓兩人領兵到於闐國去,勸降於闐國主伏信入京朝見。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自是欣然領命。

    徐真最終還是再三請辭,卸去了左屯衛大將軍的職務,也隻有這樣,才能讓李治安心,李治果然眼角閃現不覺的笑意。

    從朝堂回來之後,徐真就一直賦閑在家,與閻立德和薑行本李淳風研究秘密大計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