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三節:取景(1/3)

作者:何未滿字數:6488更新時間:2022-07-16 03:23:45

    身為中國影視基地的良渡市並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全城都是影視基地,而是像很多城鎮一樣,它也是擁有商業街、居民區等區域的,從這點來看它和全國其他的一些城鎮並沒有什麽兩樣。真正讓良渡區別於其他城鎮的,在於良渡市西邊的良渡影視基地。

    早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為了配合當時的大導演湯金勇拍攝曆史影片《七國誌》,這塊荒地上動工興建了第一座影視基地——華夏文化園景區——這就是良渡影視基地的起源。

    自那之後,又有多位大導演在附近興建影視基地,羊城街景區、夢幻穀景區等多個經典景區相繼落成,而隨著景別的愈加豐富,這裏對於影視人員的吸引力越多,來這裏拍攝、動工的人也越多,反過來對於影視人員的吸引力也更加大,就像是滾雪球效應一樣。

    當然,良渡市政府也沒有閑著,在這方麵還是出了很大力氣的:政策上,他們在上世紀的時候拿出了“景區拍攝零費用的”優惠條件,城市規劃上,他們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打造旅遊城市的口號,這一切的一切都將良渡往前更加推進了一把。

    國家層麵上也很是認同良渡市的發展策略,這從沈歡眼前的東西上就可見一斑了。

    “中國農民旅遊城”

    這是沈歡前方的那座牌樓頂上掛著的大橫匾上寫著的字,右下角還有落款。

    這玩意是上世紀的一位國家旅遊局局長題的字,有很強烈的年代風格——在現在這個年代,大概是沒有人會題什麽“農民旅遊城”這樣的詞了。

    沈歡現在正坐在一輛帶篷的電瓶旅遊車上,車上加上司機共有五個人,很快就駛過這個牌樓,向裏麵駛去,在一片片景區中穿梭,經常性地看到有劇組在拍攝,但是也沒有靠近,隻是在這巨大的影視城中穿梭,向著目的地行去。

    “……從資本控製上來說,我認為在良渡拍攝是比較合適的,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在電瓶遊覽車行駛的時候,沈歡的身邊還有一個聲音不斷傳來。

    那是秦牧陽,這個瞧著跟老農一樣、和那塊牌匾相得益彰的執行製片正坐在沈歡身邊,對他絮叨著:“要是再像上次一樣另外找地方的話,首先,很難找到合適的民國景區,這是一個方麵,其次,如果我們自己興建的話,那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秦牧陽是真怕沈歡又要像上次一樣,放著良渡不用,另外找地方拍攝,而且沈歡最近一段時間的行為也讓他看著有點不妙,好像是有點這樣的勢頭:拍攝場地秦牧陽其實早就已經看好幾個了,前兩天也向沈歡提案過去了,讓沈歡這個導演過去看一看,定奪一下,但是沈歡總是說他忙啊忙的,就是不去,反而讓他先忙別的事。

    這在秦牧陽看來,難免就覺得沈歡對於在良渡市拍攝沒有興趣了,連看都懶得去看,找托詞推脫,但是這部戲真的要在良渡拍才行呀。

    上部戲能在同安拍,是因為那是現代劇,不需要布景,直接用就行了,可這部是民國劇啊。另外找地方的話,預算要直線上升,他們總預算才兩千萬,根本不夠花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