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01章:元朔二十四年(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496更新時間:2022-07-19 22:44:57

    會那樣是從漢帝國本土到疾隆坡的道路一直是在修建當中,漢軍固然不用擔憂糧秣以及一些冷兵器的損耗,可是火藥的補給總是要跟得上,不然推進並不具備戰略要求。

    同時,不斷地給反漢軸心放血也是戰略要求之一,損耗薩珊的國力也是必要。

    六年之間,漢帝國沒少幹扶持阿拉伯人的舉動,就是薩珊也清楚對外進行國戰內部同時要穩的道理,之前還沒有無差別地殺死所有敢於反抗的阿拉伯人,越到後麵鎮壓的手段越是血腥。

    為了修一條從本土到前線的道路,西征漢軍是盡可能地生俘敵軍,同時也是不斷派出部隊向周邊掃蕩。

    短短數年過去,西征幕府戰區內的周邊其實是差不多成了鬼蜮,當地不是漢帝國陣營的土著不是跑光了就是被抓光了。

    受到西征幕府舉動的效應,原本應該盤踞到一百多年後才會再次西遷的北匈奴後裔,包括黑海周邊的一些部族,是在短短三五年跑了個幹幹淨淨,致使戰區附近明明是水草肥美卻是成了一片地域廣闊的無人區。

    並不是隻有漢帝國在抓人,反漢軸心那邊也在抓人。

    漢軍抓人是為了弄去修路,不然每個月都要死傷上萬人,越死越多總是要補上缺額,否則路要修到什麽時候?

    反漢軸心抓人的理由就更簡單了,他們極度需要炮灰,哪怕隻是逼著炮灰向前衝,怎麽也能消耗漢軍多一些火藥、箭矢……甚至是力氣什麽的。

    兩強相鬥,弱者不跑就是腦子有問題,死了也是活該。

    羅馬的君士坦丁堡人口增加,同樣是有漢帝國的因素,桓溫率領的遠征艦隊先登陸羅馬在非洲的毛裏塔尼亞行省,完成對該地區的控製之後是在元朔十九年開始對歐羅巴境內進行攻擊,導致羅馬的歐羅巴西部出現了遷徙浪潮。

    君士坦丁家族統治下的羅馬,實際上重心已經不是在歐羅巴的意大利半島,連意大利這種“龍興之地”都能說放棄就放棄,那麽西歐和中歐就顯得更加不重要。

    現階段的羅馬,歐羅巴跟當前的君士坦丁家族並不是一條心,之前君士坦丁家族內戰,歐羅巴的羅馬貴族是押寶押在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對手身上。

    押錯寶這種事情要是發生在諸夏,等待角逐出最終的勝利者,這些家夥絕對是死透了。

    然而在羅馬卻是有些不一樣,押錯寶就是成為邊緣家族而已,甚至都還能在自己的控製區活得異常瀟灑,幾個相爭的準奧古斯都得出最後的勝利者,非但不能拿他們怎麽樣,不是安撫就是無視,要不然就是在破壞羅馬數千年來形成的規則。

    一旦數千年的規則被打破,新的奧古斯都就該麵臨貴族階層的圍攻,估計屁股剛坐在奧古斯都的寶座沒幾天就要灰溜溜地滾下台。

    那是羅馬的製度所造成的根本原因,並不是隻有國家有軍隊,每一個家族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私軍,一些強大的家族私軍甚至都要比國家編製下的常備軍多,戰鬥力方麵更是一件很難說得準的事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