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章(1/3)

作者:王雨字數:6982更新時間:2022-07-20 07:28:34

    當晚,二弟承業在他那“洋貨莊重慶總號”設在北京湖廣會館的經銷點為他擺酒席祝賀,祝賀他榮升京官,恭賀他見到了太後老佛爺。兄弟二人都好高興,說不盡的話。其間,二弟再次提醒他要去拜謁慶親王,說拜謁用的銀子他已籌好了,先借給他用。他不笑了:“我可不趨炎附勢。”二弟發急,說慶親王受賄索賄不亞於榮祿,他與他兒子載振和臣子那桐賣官鬻爵,被譏為是“慶那公司”。寧承忠知道,今年三月,太後倚重的軍機大臣榮祿去世,奕劻以親王之尊補缺,成為軍機大臣,且依然總理外務部,還總理財政、練兵諸事,他這樣的集內外大權於一身的高官都賣官鬻爵,成何體統!承業苦勸他:“大哥,你不去拜謁不去送銀子會官位不保的。我跟你說,那個道員林開謇,老佛爺在西安避難時,他去覲見了老佛爺,老佛爺一高興,就把江西學政的官缺賜給了他。他上任前去拜謁慶親王,三次沒能進得王府,門丁才說,是他沒帶銀子來。他說,這門口張貼有嚴禁收受門包的王爺手諭啊。門丁說,王爺能不這麽說麽,這個錢您省不得。他湊錢去拜謁了慶親王,這才赴江西上任。可沒多久,傳話說要八千兩銀,還是看在太後情麵上的優惠價,這官位別人要兩萬兩。他無奈,說緩緩就送上。他這一緩就‘緩’來了朝廷的一道聖旨,被從學政又降職為道員,那官位已賣給了別人。”寧承忠聽著,似信非信:“未必我大清國就都是貪官了?非也,承業,你是曉得的,你我的高曾祖外公寧德功就是清官,乾隆十六年正月,安徽歙縣等十五州縣大旱,任軍機大臣的他奉旨賑災,將他的俸祿和家中飾物全都用於了拯救災民……”寧承業搖頭苦笑:“大哥呃,你方腦殼啊,不明世事啊。我跟你說,你……算,算了,不說了,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把握著辦。弟娃我是希望你把這美差做穩當,有你在京城做大官,我的生意就更好做。大哥,我跟你說,現今這商部就倡導要官商一氣,廣辟利源。”他說:“官商交往得要有道,斷不可勾結謀私……”飯後,寧承忠倒是去拜望了恩師趙連武大人,趙大人祝賀他榮升,留他吃飯,說他二弟寧承業托他辦的那豬鬃商獨生兒子會試的事情沒有辦成,很是遺憾。他說,恩師按法度辦事是對的,不必掛在心上。恩師說,你理解就好,唉,現今辦事,權小了不行,錢少了也不行。趙大人說的是實情,唉,貪腐泛濫成災啊!他少了與恩師當年那無話不說的激情。

    寧承忠沒有去慶親王府拜謁奕劻大人,離京赴滬前,奕劻大人卻在慶親王府召見了他,其子載振大人也在。進王府大門時,寧承忠特地看了門口張貼的嚴禁收受門包的王爺手諭,心想,二弟說的和傳言的是誇張了。進到正殿,見字幅高懸,上書“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遺百姓,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書以遺子孫。”濃眉微胖的載振大人對他說,這是他家的“四留”家訓。他由衷讚歎。茶敘間,他專心聆聽二位大人訓導,加之到商部後的所見所聞,知道商部要管要辦的事情繁多。歸結講,一是農業。倡設農務學堂,農學之進步,以學堂為權輿,教授中國之農用成法,參東西洋之新理;二是工商業。今地利日興商務日廣,促其發展以解財政之困;三是勸辦商會。中國曆來商務素未講求,不特官與商隔閡,即商與商亦不相聞問。力除隔閡,必先使各商有整齊劃一之規,而後,商部盡保維之力;四是外貿。加強中外交流,用心比賽,取彼之長,補我之短,以圖改良之計。寧承忠振奮,對大清灰冷的心有了回暖。“寧承忠,你呢,是敢作敢為的。我大清之所以吃洋人的虧,皆因國力貧弱。你這次去上海,要把勸辦上海商會的事兒做好,以上下一心,官商一氣,廣辟利源。”精瘦的眼袋下垂的白須白發的奕劻大人說。“謹遵王爺訓導,下官定當竭盡全力。”他拱手答。載振大人說:“寧承忠,講講你的想法。”他拱手說:“回大人話,下官擁戴商部首在京師、上海、天津、廣州、漢口、重慶、煙台、廈門等地先設商會之決策,這些地區都是商務繁盛之區,可起率先示範作用。”二弟承業倒成他的老師了,說重慶被商部首推為設立商會的城市,與其開埠有關。給他說了許多有關商會的事情,“萬事開頭皆難,關於勸辦商會之事,據下官了解,就有人恐有攤捐而望而畏之,亦有人擔心利益受侵而猶豫不決,還有人覬覦會董位置。”奕劻大人說:“所以呀,商部才委派你這個要員去,你是有辦法的。”他回話:“承蒙王爺厚愛,下官是這麽想的,去上海後,即行訪覓聲望素孚的華商,麵為曉喻,律知舉辦商會,實為聯絡團體,挽回利權……”出王爺府後,寧承忠想,王爺父子還是在為國操心操勞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