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章(1/2)

作者:王雨字數:5780更新時間:2022-07-20 07:28:35

    滑竿搖晃,左偏右斜。

    乘滑竿者是去見父親的穿白色西服的寧繼富。過一段泥巴陡坡小路,穿草鞋的兩個轎夫吃力地吆喝攀登。路邊的茅屋地壩裏,這家農人正吃午飯,大人小孩都站起來,邊喝稀飯邊呆望他。鄉下人少見多怪,看啥都稀奇。寧繼富伸手摸衣兜裏參加商會會議茶歇時偷拿的一塊巧克力糖,是給他那九歲的雙胞胎兒女道興、道盛拿的,就掏出來扔給近前的露著肚皮一臉花糊的小男孩,小男孩接住糖,沒吃,依舊呆望他。是不是認為我這樣的人至低應該坐藤轎啊?自笑,他是個細娃兒,是你自己這麽想。

    生意是做得大了,錢卻是越發吃緊,事事處處不得不節省,租滑竿的價錢比租轎子便宜。

    到“渝福官驛”已近黃昏,寧繼富多付了幾塊銅錢,兩個轎夫都高興。進官驛後,打問得知,父親跟兩個人騎馬出去了,他就在院內轉遊等待。爸爸也是,還反對我進入會董,可他的反對無效。再不是匹馬單槍幹了,商會把華商們聚成團,人多辦法多。李耀庭總理讓他參與辦《重慶商會公報》,刊登了“發展實業,抵製洋貨”的文章。大家共謀由他提筆書寫了“古人忠憤,異代略同,借熱情規劃商情,要與前人分一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望大家保全時局,莫教美利讓諸邦”的楹聯,掛到商會門前,表明其重慶商界之態度。

    秋陽佇立後山,宛如一尊威武的戰將,抖落戰袍的血滴濺入草棵滲進小溪,小溪泛起無數殷紅的漣漪,嗚咽奔向大江。

    寧繼富不是馳騁沙場的戰將,卻是拚搏商場的鬥士。父親的愚頑固執粗暴使他不敢對他言說真情,而骨血相連的他秉承有父親的頑強執著誠實善良。母親是支持他的:“兒子,照你的想法做,媽媽這‘鬆鶴居’也值些錢,大不了我們搬回農村老家去住。”父親隻知道他的目標是開辦“大河銀行”,而辦銀行的大量資金得要積累,母親說積沙成籮,滴水成河。他就是在這麽做。父母都囑咐他多向孫達祥叔叔請教,他做到了。還通過夫人繡屏二嫂月季在上海的關係網,向包括洋人在內的銀行界實業界的能人學習,向錢業、實業、公益業在重慶首屈一指的開明的李耀庭總理學習。大風大浪可以擊倒人也可以鍛煉人,這些年裏,他在風浪裏撲騰,以其智以其勇以其各種手段,將“大河票號”的業務做大做廣,重慶為其總號,分號設到了北京、上海、廣州、漢口、成都、濟南、長沙、昆明、貴陽。重慶開埠後,繅絲、紡織、軋花、火柴、造紙、製陶、造船等民族工業發展快,他不失時機,將積累的資金投向市場投向實業,開辦了“榮昌陶器廠”、“和順絲廠”。還積極籌辦夏布廠,他了解重慶的紡織業,光緒十九年,重慶就引進了西洋紡紗機、織布機,那腳踏鐵輪織布機騰出來雙手機上操作,產量大幅提高。就決心在老家開辦用機器織麻的“榮勝夏布廠”。四弟繼兵籌辦輪局,他和二叔、笑霜姑姑都投了資,還參股了李耀庭設在蓬溪的開挖石油的“順昌公司”。社會公益也沒敢懈怠,興學、賑災、修橋、慈善都慷慨解囊。他資助過以英語、數學為主課,增設有科學課的重慶首家設在巴縣的洋務學堂。還在李耀庭影響下捐款資助宋育仁、卞小吾先生在重慶創辦的《渝報》和《重慶日報》。這些事都不是易事,有成功有失敗,都困難重重風險多多。他如一艘加足馬力的逆水船,隻能向前不能退後。中國實在是太落後太貧弱太受洋人欺負了,該清醒該發聲該邁大步了,應該也必須盡快發展自己的金融業自己的實業了。險灘得過,暗礁得防,激流得進。他已是精疲力竭頭破血流遍體鱗傷了。一些事他對母親、夫人、笑霜姑姑和二叔說過,一些事他隻有自己硬扛。

    男兒有淚不輕彈,他是偷偷掉過淚的。

    成立商會了,寧繼富萬不想,看不起商人的父親居然做了管商人的京官,在重慶總商會成立的典禮上,竟說得慷慨激昂:“……慚愧的是本官雖盡其心效其力,卻未能阻擋洋人外資入侵重慶,實是痛心疾首。在此,我向大家鞠躬致歉……重慶總商會的成立,我們就多了一支發展實業、抗衡洋人的生力軍,可喜而可賀……凡商人有獨出心裁製造新器、編輯新書確係有用者,或將中外原有貨品改製精良者,均可報商會考核,由其總理具秉商部,酌量給予專照年限,以作仿效,給予鼓勵……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橫下一條心跟洋人鬥,以商戰角勝,馴至富強,壯我中華!我等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父親這有自責有慶賀有政策有見地有鼓勵的講話令他動容,受到鼓舞,父親那頑固腦筋也在變化了呢。心中的渴望、苦惱想要傾吐,一吐為快,該是向父親述說實情的時候了。父親的理解、支持會給自己添加動力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