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四章 接戰(2/2)

作者:上善若無水字數:8432更新時間:2019-10-03 06:15:27

    這個時候不可能退兵,因為對麵的宋軍陣列整齊,麵對大軍沒有絲毫混亂。與之前那些一觸即潰的烏合之眾完全不同。

    遼軍一旦後退,宋軍必然追擊。追到白溝河邊被河水擋住的話,那就真的是成了破釜沉舟的絕境。

    耶律大石選擇賭一把,賭眼前的宋軍隻是樣子貨,與之前擊垮的那些宋軍沒什麽不同。

    遼軍開始調整陣型,各部兵馬依次交替上前準備發動攻擊。而宋軍這邊也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宋軍步卒以營為單位,每500人組成一個方陣。趙栩在陣前列出了四排,每排十個方陣的陣型。同排方陣之間都可以容納數人通行的空隙,用來讓弩兵通行。

    五千弩兵手持神臂弓站在陣列最前沿,他們手中射程高達40多步的神臂弓將會給遼國人帶去極為深刻的印象。

    趙栩組建的神武軍之中沒有弓箭手,遠程的全部是弩兵。至於原因,那是因為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需要至少兩三年,而訓練一個弩手卻隻需要兩三。

    再加上趙栩從武庫之中席卷了大量做工精良的神臂弓,他自然是選擇組建見效快的弩兵部隊。

    牛角號吹響,數千遼軍步卒出陣緩緩向著宋軍隊列走來。這些都是由渤海人,北地漢人,回鶻人等遼國下等人組成的炮灰軍。他們的作用就是用來消耗掉宋軍的弩矢試探宋軍的實力。

    遼國真正掌權的是契丹人和奚人。契丹人是帝族,而奚人則是後族。至於其他各族都是被統治階級。

    趙栩可不會管你是哪一族的,在他眼中持刀舉盾向自己走過來的都是敵人。

    他才不會像是童貫那樣將希望寄托在北地漢人的身上。在趙栩看來,想要得到人家的認同,首先就要打服才行。單純出錢收買,沒什麽意義。

    大宋或許是交保護費交習慣了,曆史上金兵攻陷汴梁城的時候,大宋朝堂諸公還在不停的喊著要給金人交保護費換取金人退兵。卻沒想到遇上了一心隻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金人,最終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

    趙栩準備將錢都花在自己人的身上,而不是交保護費。對於外敵,他唯一的歡迎方式就是送他們入土為安!

    並非是耶律大石不懂得麵對這種猶如刺蝟一樣步兵方陣的時候,騎射是最好的攻擊方式。而是因為他手中隻有一個萬騎,眼前軍陣嚴謹的宋軍讓他謹慎起來,先用步卒們試探一番。

    隨著金國崛起,遼國大部都已經落入了金國手中。尤其是各處產馬地更是如此。耶律大石手中的騎兵也變的更加珍貴起來。

    之前白溝河邊一戰,近十萬宋軍被一舉擊潰,戰損超過五萬之眾。取得如此空前大勝的遼軍士氣爆棚,就連這些試探前行的炮灰們也是麵色泛紅,腳步輕快。

    隻是,隨著數千遼軍愈發靠近宋軍軍陣,這些炮灰們的神色也是在逐漸轉變。

    出擊的時候這些人全都是一臉的狂熱。可當他們看到數百步之外的宋軍並沒有和早上的那些宋軍一樣看到自己就轉身逃跑,麵色逐漸轉為不屑。

    等到距離愈發靠近,看到對麵數千弩兵平靜的坐在地上。遼軍炮灰們麵色驚異。臨陣不亂,這是精銳軍隊的基本素質。

    而當遼軍炮灰們走入40步的殺傷射程之後,隨著鼓聲響起,神武軍弩兵紛紛起身端起了手裏的神臂弓。看著數千張指向自己的強弩,遼軍炮灰們麵色慌亂的舉起了手中的盾牌。

    當趙栩握著馬鞭的手猛然落下,數千枚弩矢衝而起,猶如蝗蟲群一樣呼嘯而來的時候。這些遼軍已經是驚恐萬分的尖叫起來。

    隨著第一波弩矢箭如雨下,真正的戰鬥這才算是正式開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