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仗先修路(2/3)

作者:上善若無水字數:10532更新時間:2019-10-20 17:04:41

    曆史上那位倒黴的唐朝皇帝與他身邊的大臣們也是和宋徽宗宋欽宗的靖康之恥差不多。將長安城內的少女乃至官宦人家的少女用繩子捆著送去了吐蕃的軍營。

    這些吐蕃人每次下山都會擄掠眾多的人口回高原,而這些人口就是奴隸。每一個都是活的生不如死。

    趙栩一想到之中什麽某某寺的大師能在中原得到武林同道尊重什麽的,就恨不得噴他們一臉的口水。什麽時候把這些人送上去做一輩子奴隸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不利條件加起來,直接斷絕了從吐蕃衝擊印度的可能性。

    隨便一句,趙栩早在幾年之前就開始了針對吐蕃的行動。並非是直接動用軍隊,而是通過貿易的手段下手。

    他以優惠的價格向吐蕃出手糧食和食鹽,同時以高昂的價格從吐蕃人手中收購犛牛肉以及桑麻油菜籽等經濟作物。

    你要是以為趙栩是想要經濟戰爭打垮吐蕃,那就想錯了。這個時代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的農經濟,哪裏來的什麽經濟戰爭。

    趙栩的殺招在於兩個,一個是誘使吐蕃人逐漸減少青稞的種植,轉而大量種植經濟作物。等到時間長了他們缺乏糧食來源的時候,選擇一個大災之年突然斷絕糧食輸入,那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且趙栩擔心不保險,幹脆就命人秘密的在賣往吐蕃的糧食和食鹽之中添加了鉛粉。

    慢性鉛中毒很難被察覺,可效果卻是非常有效。幾年的功夫就能讓一個龍精虎猛的夥子成為路都走不動的病號。再配合上大災之年斷絕糧食出口,那趙栩隻需要在來年派人去接收國土就行了。

    這種做法的確是會引來那些正人君子們的微詞,可在趙栩看來卻是最好的選擇。足以為千百年來無數慘死在吐蕃人的屠刀之下,以及被擄掠上山成為生不如死的奴隸的人報仇雪恨。

    在趙栩看來,大宋文官們提出的各種意見法隻需要一種看法就足夠。凡是文官們讚成的,必然是不利的。凡是文官們反對的,必然是利民的。這一點絕對不會有錯。

    吐蕃的事情已經進行了數年之久,現在趙栩隻需要等待一個吐蕃降下災的時刻就能徹底解決問題。

    這兩條路都走不通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就隻剩下了走最北邊,從西域一路衝擊到兩河流域再轉向南下直接殺入印度的路程。

    而趙栩也是按照這條路線安排進程的。

    西夏覆滅之後,前往西域的道路就被重新打通。不過趙栩並沒有急切的就揮兵殺過去。那樣是腦袋發熱的找死做法。沒有充足的物資補給,任何軍隊都不可能打贏戰爭。

    蒙古人橫掃世界島的時候,看似沒有什麽後勤線。可實際上他們也是通過極高的機動能力搶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發起攻擊,從而達到了就食於敵的目的。而且他們也是持續不斷從蒙古高原上向著前線輸送大量的馬匹牛羊。沒有這些物資的話,蒙古人甚至連西夏人都打不過。

    所以趙栩拿下西夏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建道路。

    西夏當地的百姓被大量雇傭起來,修建從興慶府到敦煌的道路。同時開工的還有從長安通往興慶府的官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