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魚(2/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4326更新時間:2020-10-14 20:06:31

    第三部分,外國收藏家直接到中國以低價收購文物。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流失到腐國和高盧國的文物有一部分流向腐國王室的寶庫,和高盧國的各大博物館或者貴族家中。

    不管是1860年掠奪圓明園和燕京,還是外國學者探險考古,以及外國收藏家直接到中國以低價收購文物。

    這些文物流失到腐國和高盧國,包括腐國王室的寶庫和高盧國各大博物館中的藏品,可以非常肯定的一點,這些東西都是非法的,通過戰爭直接掠奪,或間接、變相的掠奪。

    因此,清單上列舉出來的文物是非常敏感的。

    舉一個例子,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出現在拍賣行的時候,遭到華國官方和華國人民的抗議,在華國國內,引起強烈的反響。

    甚至佳士得因拍賣兔首和鼠首,也付出沉重的代價,國家文物局下發文件,要求國家各文物部門對佳士得及委托機構申報出境的文物嚴加審核。

    清單上列舉出來的華國文物不管從藝術價值,還是文化、欣賞價值,都比十二生肖獸首銅像要貴重得多。

    王毅拿起這份清單,厚厚的清單全部是a4紙裝訂而成,這份文物清單是圖文並茂,每一張a4紙上都是彩印,上麵是幾張非常清晰的彩色圖片,圖片中拍攝的是一個青銅器,分別是青銅器的正麵,側麵頂部和底部。

    這張圖片上的青銅器王毅非常熟悉,正是一件青銅簋,這件青銅簋通高十八點五厘米,簋身四獸垂耳,侈口鼓腹,腹身飾象紋,足部有紋飾,造型看上去古樸大方,並且在這件青銅器上麵還鐫刻了六十八個文字。

    青銅器在文物屆一直被成為青銅重器,有一個簡單的對比,那就是越重的青銅器越貴重,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在商周時期一件青銅器的鑄造是非常困難的,像是青銅鼎這種大件更是需要舉國之力才能鑄造。

    青銅器的價值是禮器最貴重,接著是冥器,最後才是常用器。而這件青銅簋就是一件禮器,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邢侯簋!

    看到這件青銅器後,王毅就決定了一定要拿到手,麵無表情的將這一頁翻過去,王毅繼續翻看名冊清單,接下來的文物也沒讓他失望,第二頁的圖片是一件瓷器。

    非常怪異的是,這件瓷盤的釉麵布滿了黃黑相間的裂紋,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仔細看,發現釉內的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

    整體看上去這件瓷器就像是一件被摔碎的瓷器又重新拚接起來了一般,有一種殘缺的美感,實際上這就是它的本來樣子,王毅就算是行外人,也知道這是什麽東西,瓷器界大名鼎鼎的哥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