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95章 中興四將,還有一個(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686更新時間:2022-07-25 10:56:41

    黨家兄弟興匆匆的去檢視地一輛輛車仗時,當中黨世雄綽起刀來割開就近的麻袋,就見密麻麻的粟米流淌出來,米粒匯聚成一塊,好似是從山坡間有一道黃燦燦的清泉順勢流下。在另一側黨世英與周圍一些軍士先後掀開其他車仗上麵的油氈布,就見一捆、一捆的利箭綁縛的整整齊齊,片片鋒寒箭簇之下,又有一件件宋軍製式的鎧甲衣襖。

    “還須教弟兄們精細些,此處也不宜久留,立刻押運車仗往壺關那邊趕去。”

    李孝忠下令囑咐,此番俘獲生擒的宋軍兵卒也並沒有一並押解回去,而是繳了他們的軍械鎧甲,每人受領件衣襖之後便將他們遣返得去各安生理。畢竟抄敵軍後路截取輜重,也不知何時附近還會有宋軍部曲聞訊馳援而來。其餘奉令押送搶奪來這大批輜重補給的靖難軍將士當中,也有不少人攜著盛滿了猛火油的皮囊與火石等器具,接下來一旦遭遇大股敵軍兵馬時,便立刻就地燒毀一應輜重軍資,從而保障機動性輕裝突圍返回駐地,雖然無法撈取大批軍資,同樣也可以達到摧毀敵軍後勤補給的目的。

    而接下來的一段時日,也須少不得取道借糧,南麵各路州府押送軍資的部曲似也並非是甚麽善戰之師。幾陣下來,最好的結果也能將宋軍拖得人困馬乏、後勤難以保正日常的消耗持續,屆時再將通往北麵太原府、威勝軍等河東要緊州府的要隘把守得緊,宋軍將苦耗消磨兵力奪下險關,也將是難上加難。

    “聽聞宋軍那邊奉令調度諸部軍馬的主將官居拱衛大夫,禦營前軍統製兼一方觀察處置使,好似是喚作甚張俊的?按探報說他似也是西軍出身,但如今看來似也並非是甚麽有勇略的將才。”

    李孝忠口中喃喃說道,根據先前來往的軍情走報,他大概也知曉如今奉朝廷諭旨統管宋軍似乎正要對河東地界發難的主將張俊的履曆來頭。雖說這廝與如今官居川陝宣撫處置相公的張浚姓名同音不同字,張俊也不似是那位世稱紫岩先生的張德遠那般本是汴京朝廷中文臣高官出身,奉官家諭旨這才前往西陲邊庭督管諸部軍馬而接觸兵事。這個張俊卻是於十幾歲時投伍做得個弓箭手,本來是地地道道的行伍泥腿子出身,如今既然累功升遷,也已是督管一方宋軍的高階武將,那張俊於軍中一步一個腳印建下如此功業,按說也須是個長於用兵的良將之才。

    可是據探報說那張俊先前除了參與鎮壓各處起義的亂軍,當初與夏軍,前些時日與金軍的戰事中似乎也隻是在幾場小規模戰事中立下功績,而促使張俊節節高升的經曆,似乎也是在當初蕭唐哥哥先後與銀術可、完顏兀術等金虜名將大戰殺伐時他曾率部馳騁江淮,曾先後平定淮寧、鎮江、杭州、蘭溪、秀州等諸地武裝造反亂軍,但也都盡非是甚麽聲勢浩大的割據勢力。

    而諸如種師道、種師中、姚古,乃至劉延慶、劉仲武等將帥先後或是身故長辭,或是被罷黜隱退之後,宋廷諸部軍司當中先後又有些軍將開始嶄露頭角。這張俊無疑也是當中得重用升遷受益最多的一個,可是他迄今為止似乎也並沒有立下甚麽名動天下的大捷功勳,卻又為何於這國難時節仕途官路開始扶搖直上、水漲船高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