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74章 有些兄弟,退居二線,盡享安樂(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582更新時間:2022-07-25 10:57:48

    毫無疑問,楊幺身為實打實的鐵杆造反派,如今能夠僥幸撿回一條性命,而本來在洞庭湖區域拉扯起的武裝勢力徹底的被打散了,在很長的一段時日無法再東山再起。他仍試圖在恁般世道爭個功名,勢必要與宋廷對抗到底,如今也隻得前來投從齊朝,也隻有這一條路走,自然也無須忌憚他心誠與否。

    雖然於正史中鍾相死後,楊幺迅速上位,而接管洞庭湖義軍勢力,倒頗有些架空鍾相之子的意味,然而鍾相早先便對其甚是看重,並曾明言“楊幺有腸略,堪任繁劇,他日繼我誌者,必此子也”,也倒頗有些授權托孤的意味,而順理成章的繼續扛起反抗宋朝的大旗。所以楊幺應也不會如當初在水泊梁山的宋江那般,處心積慮的暗中排擠主公謀取實權,何況如今他投從的是一個體係健全的帝國,無根基可言,稍有甚異樣心思並付諸於實踐,那便是找死。

    然而楊幺最教人詬病之處,便是他倘若能杖鉞一方時,會迅速的窮侈極奢、貪圖享樂,致使眾叛親離,正史中那些誓死效忠的老兄弟,卻是大多倒戈投從嶽飛而積極出謀劃策,也可見其得勢後極是不得人心。蕭唐心說本來楊幺對於鍾相,就如同李俊對於自己的地位一般,可是比起混江龍拿捏權衡麾下各路水軍的處事手段,楊幺的器量無疑差了許多。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以楊幺的權謀手段也很難再拉扯起他的鐵杆派係來,相對也更容易將他給控製住。

    至於水戰方麵的能力,楊幺也無疑能夠勝任統管得一方水師主將的重任,以他利用車樓大船與諸般戰艦配合的戰法,出沒於洞庭湖區發動下沚江之戰、陽武口之戰、社木寨之戰...接連將宋廷水師主力軍旅殺得丟盔拋甲、大敗虧輸。若不是因正史中內部分崩離析而導致宋軍有機可乘,便似如今恁般縱有嶽飛親自指揮圍剿戰事,宋廷水軍力量也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才蕩平了洞庭湖水域的義軍勢力。何況有朝一日齊軍若進軍至瀟湘楚地,熟識當地地勢水情的楊幺也必然能夠當得大用。

    是以經蕭唐思量,也發下禦旨囑咐如今正沿長江靖江、江陰一帶水域調遣諸部水師與宋廷相持的李俊好生安撫楊幺,隨著進取宋朝水路各處要隘地域的增加,也正需要繼續組建水師、配備船舶,屆時也盡可放權於他統管得一撥軍旅。

    而原本鍾相麾下造船頭領高宣,則立刻宣他北往趕赴至大名府前來覲見。你楊幺要向宋廷報讎雪恨,我便給你個報仇的機會,如今的你,的確也有大用處,然而終有一日你因在我齊朝站穩了腳跟,掌握一定的權力,或許非是割據一方的造反頭子,而是作為受節製的水軍主將時你尚也能知道收斂...但是你楊幺倘若仍是會犯下驕奢淫佚、貪濫腐化的惡習,而觸犯我齊朝法例底線,也就怨不得我沒給機會,那便是你這廝咎由自取了......

    而隨著如今齊朝治下時局的愈發穩定,以及各處子民對於國家歸屬感的形成,諸地科舉教學,也開始著手於從民間各處提拔人才從政為官。軍備方麵,從各處久經戰陣的軍旅當中也可提拔積累的戰功的將士擢升任用,建立起國家內部文武方麵人才培養的體係。比起當初水泊梁山上共聚大義的那兩百來號兄弟,以及後來陸陸續續因共舉抗金義旗而先後歸附,乃至開疆拓土時歸順臣服的能人異士,如今齊朝於駐軍鎮戍、水陸戰事、治政安民、課稅工商...等諸般方麵的人才更為完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