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43章:牽製李唐,魏使求援(1/5)

作者:碧海思雲字數:8612更新時間:2020-08-11 09:30:39

    舂陵郡位於南陽盆地南端,東北和南部分屬桐柏山、大洪山餘脈,丘陵起伏,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是一個南北狹長的隻有六個縣的下郡。舂陵是多條河流的匯聚之地,發源於東邊桐柏山的數十條大大小小河流奔騰西流,在湖陽縣境附近匯聚入溲水,在舂陵縣境和白水交匯,最後在西方的襄陽安養一帶和相接的比水流入漢水。

    正是因為有近兩條河流在郡內過境,所以舂陵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成為荊州北部的富饒之地,在幾年的群雄割據中,舂陵郡也遭遇巨大衝擊,吃人魔王朱粲一路燒殺搶掠,最後駐兵於西邊的南陽郡。

    舂陵北部的四分之一疆土突出到南陽和淮安的包圍之中,隨著隋軍的大舉逼近,為免被雙方隋軍從南陽新野縣、淮安平氏縣包抄,唐軍被迫從上馬縣南撤到了湖陽縣,與襄陽方向形成齊頭並進之勢。

    舂陵雖小,但是戰略地位極重,曆史上的宋高宗就非常重視舂陵的軍事門戶地位,金軍多次進攻舂陵,就是為了攻取重鎮襄陽。南宋大將扈再興、孟宗政多次粉碎金軍的企圖,舂陵無恙則襄陽無憂。尤其是孟宗政駐守棗陽時,成了金軍的噩夢,金人從此不敢再有取舂陵、襄陽的企圖。遠在江南的趙構尚且知道舂陵的戰略地位,以襄陽為帝都的李淵自然也是如此,心知舂陵一旦失守,李唐的東大門便會轟然洞開,不但派李孝恭和柴紹坐鎮,還讓兩人加固城防,哪怕超過襄陽也無所謂。

    一般來說,各地城牆都不能超過帝都,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大一統時的隋朝以前是不能超過洛陽的高度,李唐建立以後,唐朝治下的城牆高度都不能超過大興,南撤到襄陽,則以襄陽的高度為標準,超過者必須拆除,否則將被視為僭越。雖然這是一種慣例,但很多邊疆城牆都超過了帝都,比如說大隋的新長城,它的高度就遠比涿郡、鄴城、洛陽的城牆高大,但這是楊侗同意了的;而相對來說,李唐的規矩要比隋朝繁瑣得多,處處都要講究禮製,皇帝出行什麽的,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甚至官員上朝之時,走路步子大小、快慢都有禦史言官監督,城牆這是重中之重,地方官員和將軍若是擅自加高,形同謀反,如今李淵卻鬆開禁製,要求各地駐軍盡量加城牆加高、加寬,甚至還加以獎勵,從這些細節上看,稍微精明一點的人都能感受到李淵心中的不安和恐懼。

    舂陵被朱粲禍害過數年,曾經富饒的舂陵也變得滿目瘡痍,民生凋敝、村莊荒蕪,各個縣城破敗不堪,人口比鼎盛的大業全盛時銳減了七成以上。

    與之相比,舂陵周圍的淮安、漢東、安陸、南陽、淅陽,隋朝所任命的太守皆已上任,人口和土地清查,均田製也推行到底,地方百姓也得到了安置,春小麥的麥田綠油油一片,這也引得被迫日夜築城的舂陵百姓紛紛就近逃往了隋境,時至今日,舂陵幾近成了隻有軍隊的純軍事駐地。

    為了響應自給自足的號令,李孝恭、柴紹在開春之時,倒也運用軍隊在無主的土地上執行起了軍屯,等到夏糧入庫,也能解決軍隊一段時間之所需,減少朝廷的部份負擔。但由於舂陵郡成為了隋唐爭霸的最前線,兩人不敢分散軍隊,所以軍屯著實不多。

    而且新年過去不久,隋軍針對李唐的漢水防線,對各個節點都加大了兵力,作為進攻襄陽橋頭堡的南陽,兵力已經高達十萬,這裏麵除了第二軍團的六萬主戰之師,另有四萬征調而來的退役之師,此外還有三萬名奴隸,由隋朝尚書右仆射楊善會親自率領,十三大軍駐兵新野,距離襄陽邊境隻有三十餘裏,同時也對春陵一帶虎視耽耽,再加上淮安李靖軍,舂陵一帶的唐軍時刻承受著三十多萬隋軍的壓力,如果把舂陵以東的漢東兩萬守軍也算上,壓力就更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