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4章:遷都辨忠奸(2/4)

作者:碧海思雲字數:6910更新時間:2020-09-03 08:19:12

    李建成大吃一驚,盡管他已經猜到李密出事了,但李密身亡的消息還是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李密是誰?

    那可是曾有六七十萬大軍的義軍盟主,聲勢之大就如漢末之張角,經過浴血奮戰,沉重地打擊了大隋王朝的威信,從而引出一個又一個梟雄起兵反隋。

    可如今,父皇竟然說這個大人物死了?

    這也難怪李建成如此震驚,這一切是因為李唐還處於人力傳遞信息的時代,往回極耗時間,再加上隋魏之戰發生太迅猛,結束太突然,所以李唐直到現在還雲裏霧裏,沒有隋魏之戰的詳細經過。

    “應該是我們之前猜測那樣,隋軍是從海路南下,攻克江都為主的李密大後方,令李密首尾難顧,從而一步敗,步步敗。”

    李淵看了李建成一眼,深深的歎息了一聲,這一眼和一聲歎息已經表達了未盡之言:那就是李世民事先看透了隋軍的跨海偷襲江都的戰略,並表明了唇亡齒寒之心,要求李唐王朝軍隊盡出的方式支援李密,配合著攻打江淮、荊襄、關中,以減輕李密的壓力,隻是被李淵給生生拒絕了,要是當時聽從李世民之言,結果又會怎樣?

    李建成聽出了父皇未盡之意,是在責怪自己反對支持李密之議,這態度讓他感覺極不自在,沉默了一會兒,才低低的申辯道:“雖說世民判斷隋軍走海路攻江都,但那隻是他個人的推斷。並沒有準確情報來支持他這一說;而我們部分士兵不但訓練,甚至連武器裝備都不夠用,我們不可能為一個憑空想象出來的推斷就冒然出兵,而且隋軍在邊境頻頻調動,人人都以為隋軍打的是我大唐,我們自顧且不暇,哪能主動出兵?至於鄭元璧之請,誰敢保證這不是李密為了生存,刻意挑起隋唐之戰?”

    李淵也意識到自己當時的心態,以及朝廷所麵臨的困難,著實不能把責任推到盡職盡責的長子身上,這對他實在不公平了,於是說道:“你說得不錯,我們不可能為一個推斷,而讓士氣低落、裝備不足的軍隊主動進攻隋朝,如果那麽做,也許現在敗亡就是我們了,朕並不後悔當初的決定,隻是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這個問題李建成也考慮很久很久,沉吟片刻道:“父皇,李密之所以敗得這麽快,是因為他的軍隊被淮水一分為二,首尾不能相連,要是他早早放棄淮北和江淮,果斷的退到長江以南,說不定真能仗勢欺人,逼迫林士弘、孟海公真正的歸降,從而實現劃江而治的夢想,隻可惜,他不但沒有把劃江而治做得徹底,還去招惹楊侗,這才有了國破身亡的下場。我們應當引以為戒。”

    “父皇,李密就不說了,關中之戰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世民當時在河煌地區有二十多萬大軍,他這時都已經席卷了薛舉的所有地盤,隻要穩而不動,就能為我們得到更多地盤、更多糧草和戰馬,但是因為長安出事,隻得冒險回師,結果不僅救不了長安,反而中了楊侗之計,被李靖殲滅在散關之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