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0章 頭腦大爆炸!(1/2)

作者:陶良辰字數:4412更新時間:2022-07-30 09:25:30

    蘇木往車隊行駛的方向走去,因為穿著打扮還算得體,再加上胸前佩戴著耶魯大學校徽,並沒有安保人員為難他。

    腦海裏依舊在思考未來IT產業的發展方向,這是他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想的最多的問題。

    盡管到了一九八八年,互聯網協議已經出現幾年,可如今個人電腦最主要的作用,依舊是處理文字、計算數字,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大用處,在許多人看來,它仍然是死氣沉沉並且封閉隔離的“大盒子”。

    花去兩千多萬美元做宣傳推廣,使得Spider郵箱注冊用戶高達四十多萬人。

    但隻有蘇木以及Spider公司寥寥幾位員工知道,會在一周內至少登陸一次郵箱的人數,甚至還不足注冊用戶的三十分之一……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厲害。

    這主要是因為很少有人願意上網,有四百多萬台個人電腦分布在世界各地,然而當中超過一半機器沒有鏈接過網絡,隻能說那些電腦的主人擁有一台個人電腦,並不能稱呼他們為網民。

    互聯網還在摸索著發展,自從阿帕網一分唯二,一部分轉為軍用,一部分交給科研組織使用。

    到現在已經有大大小小數百張不同的網絡,不同網民分布在不同網絡上,彼此獨立,規模仍然小的可憐。

    1982年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了計算機科學網,任何研究機構隻要支付年費,並且禁止商業用途都可以登錄這個網絡,許多地方網絡也興建起來,並且連接在了國家科學基金網上麵,例如加州北部的巴恩網,以及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奈瑟網。

    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不再是少部分人的專利,許多大公司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內部網絡,這部分內部網絡被稱為局域網,同樣在促進互聯網發展壯大。

    對於專家群體以外的其他人來說,登錄互聯網非常費力,為了通過互聯網從某一台計算機遠程調取文件,用戶必須用一個程序來操作網絡對麵的電腦,再用另一個程序來定位自己想要的文件,還要用第三個程序將這些文件翻譯成自己的電腦能夠理解的格式。

    華爾街和矽穀的精英們,紛紛試圖說服人們相信,二十世紀最具革命性的科技發展就是互聯網,這種思路導致人們一窩蜂地建立在線公司,稍稍取得一點成績後便去納斯達克發行股票,使得互聯網股票價格不斷攀升。

    即使許多人不懂什麽叫做“互聯網”,卻依然不能阻擋他們揮舞著鈔票購買股票,蘇木投資微軟賺到兩倍利潤,就是最好的證明。

    蘇木很迷茫,弄不懂互聯網未來會怎樣發展,這也是他創辦Spider郵箱後便不再創業,並且覺得過去幾年很無聊的主要原因。

    整個行業如今看起來就像是華爾街精英們,配合矽穀商人一起吹噓出來的大騙局,很難想象這樣的互聯網會向全世界普及開來。

    矽穀無數精英們沒想出解決辦法,蘇木同樣也想不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