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17章 再來浦東(1/2)

作者:陶良辰字數:4284更新時間:2022-07-30 09:27:35

    九洲集團的副總裁姓裘,算是從公司內部提拔出來的人才,曾經在哈佛商學院留過學,後來又去花旗銀行工作過幾年,被蘇木看重後坐到了現在的位置上。

    蘇木在自己的辦公室裏見到了他,辦公室窗外就是江水,一艘遊艇正緩緩而過,有位身穿黑西服的中年男人正站在船頭,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意思,在普通人看來肯定羨慕,而這幅場景落在蘇木眼中就有點搞笑了。

    二十米長的遊艇,還沒他那艘的六分之一大,這次來到滬市,除了感受到城市的變化以外,城市裏的人也發生了許多變化。

    過來尋求發展機會的農民工很多,人們的行走步伐開始加快,以往這座城市的悠閑隻能從老年人和孩子們身上看見,作為主要勞動力的青壯年大多腳步匆匆,物價上漲厲害,生活壓力開始變大,逼著他們為生活奔波勞碌。

    追趕歐美的口號再次出現,不過更加理性了些,從計劃經濟向特色市場經濟轉變,人們總覺得很快就能追平歐美,甚至超越它們!

    難嗎?

    蘇木覺得非常非常難,說句難聽點的,至少三四十年都不可能。

    人口太多了,福利平攤到每個人身上就會變少,假如每為華夏居民都擁有美國那種收入,世界經濟根本承受不起,即使是再大的生產總值,被十多億人口分掉後,數值也會變得很少,這使得想要提高人均收入無比困難。

    他是做生意的,也知道企業賦稅過高,綜合起來算企業稅位於世界前列,假如不是享受免稅、減稅政策,他每年需要繳納一大筆錢,再加上重要行業被官方壟斷,嚴重遏製了資本的積極性。

    不發達也有不發達的好處,至少生活壓力比較小,許多地方還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賺不到大錢,想要的東西也少,整體而言生活壓力非常小。而在香江那邊,壓力大到連生活在美國的蘇木都覺得可怕,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麽把經濟搞成那種樣子。

    裘經理此刻正在向蘇木介紹今年前七個月的銷售情況,很多資料蘇木已經通過財政報表看到,自從創業以來,每個月都保持著增長,這個非常難得,主要是市場太大了,而且缺乏實力更強的競爭對手,在美國早已玩爛的那一套促銷,在這邊效果非常好。

    家電工廠生產的那些電視機、空調、電飯鍋等等,另外還有摩托車,這些產品長期供不應求,市場一下子開放了,人們通過工作有錢了,購買力開始被釋放出來,今年年前電飯鍋打折促銷,在短短三天時間裏賣出去五百多萬件!

    來到華夏之前,蘇木本以為或多或少會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事實卻是許多人連經濟危機是什麽都不知道,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他放下厚厚一堆文件,詢問說:“銷售渠道打通了麽,我是指把在華夏生產的一些低價商品賣到其他國家去。”

    “六月份一接到你消息我們就開始,還在辦理手續,假如順利的話,第一批空調在十月份就能裝船往洛杉磯的港口運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