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92 那遠方的新大陸,已被占領!(2/5)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字數:15632更新時間:2022-08-13 08:20:12

    “……”

    “隋淼,你最近有點魔怔了,這不是你的錯,沒人做錯,這些事應該是英培操心的,不要再給自己攬責任了。”劉奇擺了擺手道,“這段時間有很多總結、考核工作,先把自己的事忙了吧。”

    “嗯……”

    隋淼垂著頭離開了辦公室,高大的身影此時已再無半分氣勢。

    “但願……都會好吧。”

    ……

    照理說這件事情慢慢該過去了,但隨著李崢、靜靜消失時間的延長,各種傳說卻反而愈演愈烈,恨不得真的要編出一套《物院伏地魔之量子魂器》了。

    校內,李崢卷著歸見風跌落神壇。

    就連校外的媒體上,風向也產生了詭異的變化。

    雖然這類“學術明星”隻是個小眾話題,一個CNS作者怎麽也不該有太大的名氣,但這方麵的文章和說法卻莫名多了起來。

    這還要感謝那些捕風捉影的素材,隻需要串起來再稍作腦補,再加個“利益相關,匿了”,“坐標薊大,跟李崢他們聊過幾次”之類的開頭,有些事情一下子就變得有血有肉了——

    【比資本家族更可怕的是學閥——解密當代學霸家族的關係網】

    【什麽叫包裝?航天鍍一桶金。什麽叫人設?大佬賜個一作。】

    【量子領軍人楚佑華早就看出李崢不行】

    隨著風向的詭異扭轉,就連曾經貨真價實的競賽竟也立不住了。

    【早就說了,國內學科競賽50%都在舞弊。】

    【稍微動腦子想想,一個人類有可能拿五科金牌嗎?】

    【我一開始就提了,李崢作為一個拿了這麽多國內競賽冠軍的人,但凡去個IPHO、IMO,那金牌不都是白給嗎?結果竟然一個國際比賽都沒參加,到底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你們自己品吧。】

    【學霸李某:“媽,下個月就要IPHO了,帶標答的真題來一份,哦不,兩份。”】

    【司長媽媽:“兒子,這個我真要不來……”】

    【學霸李某:“那我倆去了IPHO豈不是會露陷?”】

    【司長媽媽(深思熟慮一番):“有了,你們去造火箭吧,那樣就可以名正言順不去了。”】

    【李崢(標準瞪眼):“妙啊!”】

    這甚至都不是最誇張的,有人甚至連李崢的初中和高一成績都挖了出來。

    隻能說時間真的太多了。

    又或許是錢給的太到位了吧。

    ……

    日子一天天過去,即便風言風語傳到這種程度,李崢、林逾靜卻仍未出現,順道連歸見風也給拐走了。

    轉眼已是期末考試。

    當大家都以為這幾位曠考已成定局的時候,他們卻又忽然出現了。

    畢竟是李崢,天塌了也不能錯過考試。

    不過無論是李崢、林逾靜還是歸見風,他們都十分準時地在開考十分鍾後入場,並在一小時內離場,而後又再次消失不見。

    就像暗物質一樣,你平常根本看不到他,隻能用考試逼出來。

    這樣的奇妙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考試季的最後一天清晨。

    最先發現這一切的是物院一位名為陸陽的寸頭碩士,他在頭一天就完成了這學期最後一門考試,但他並沒有解放,而是一如既往,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凝聚態研究所。

    很多人上班的第一時間會刷一下微博,刷一下B站。

    但陸陽不同,他很牛逼,他刷Nature和Science。

    這兩本頂級期刊的官網上,幾乎每天都會更新先發版的論文,這些論文都是確定要在正刊發表的,在此先發就像是一種占坑儀式,畢竟“校對、印刷”這些流程也是以周計的,萬一這段時間出現搶發一類的事情就很惡心了。

    畢竟科研成果這種事,誰先發就是誰的,一周之差幾年白費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尤其是基因技術、凝聚態這種熱門領域,大家都瘋了一樣往裏擁,課題雷同簡直太正常了,“全世界隻有你獨享這個課題”反而是一件稀罕事。

    以袁園的石墨烯論文來說,單是陸陽就知道有4個實驗室在嚐試那方麵的研究,最終還不是MIT(麻省理工)拔得頭籌?

    至於陸陽,他是不敢指望拔得啥籌,找一個適合的研究生課題就是現實的目標。

    毫無疑問,Nature和Science是他最好的靈感來源,能在這些大佬論文的邊邊角角找到一個微不足道,且能讓導師點頭的方向,再用兩年的時間搞出點什麽,便是他研究生階段的最大目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