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1/5)

作者:王雨字數:13340更新時間:2022-08-14 17:21:55

    九月的山城燥熱,卻是綠得醉人,主城區的房屋街市綠樹密布,城郊的大小群山綠浪翻滾。城綠山綠,大河長江小河嘉陵江便都鬱綠。

    綠色的世界。

    經曆過日機大轟炸的山城重慶城依舊青蔥。

    農婦打扮的提了籃雞蛋的塗姐揮汗走過寬仁醫院,還是留念地回頭看了看“抗戰勝利紀念碑”的碑頂。這碑有氣勢,她剛路過那裏。

    危險無處不在,她不敢在碑前久留。

    走過寬仁醫院,就看見臨江門的城門洞了。她快步穿過城門洞,熟悉的慢坡地展現眼前,捆綁房、吊腳樓、茅草屋、小洋樓層疊錯落,梯道網布,綠蔭掩映,有靈性的鴿子結隊飛翔。

    久違了,生我養我的故地。

    她走過“塗啞巴冷酒館”了,目視老舊的木板屋、蓬展的黃葛老樹,耳邊響起食客們大呼小叫的來個單碗來個雙碗的喊叫聲,響起啞巴弟娃忙著應酬的嗚裏哇啦的聲音。“王老五,三十五,衣服破了無人補。”媽媽當年對她姐弟倆唱的這歌謠在她耳邊回響,弟娃都三十六歲了,還孤單一人,長姐如母,她沒有盡到姐姐的責任,潸然淚下。她真想立馬進冷酒館去,真想立馬見到弟娃,卻是不能進去。冷酒館早被敵人監視。她得盡快見到曹大爺。今年四月,重慶黨組織辦的秘密報紙《挺進報》被敵人破壞,劉國定、冉益智被捕叛變,川東地下黨遭到嚴重的打擊,重慶的地下黨基本癱瘓。在這危急時刻,中共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王璞書記當機立斷,遊擊隊不再是隱蔽伺機行動,於上月組織了華鎣山周邊多縣的武裝起義。廣安代市、觀閣起義;武勝三溪起義;嶽池伏龍起義;合川、武勝邊境的真靜、金子起義先後爆發。華鎣山遊擊隊擴大至數千人,王璞是政委,她是副隊長,在國民黨政府的老巢捅刀子。遊擊隊所到之處,武裝奪取政權,開倉放糧,民眾拍手稱快。起義驚動了在南京的蔣介石,他給四川省保安司令部發電,嚴令迅予撲滅。各地的保安團和內二警及國軍的兩個師對遊擊隊展開了清繳,起義隊伍大部受挫。上月底,王璞帶領餘下的40餘人撤至木瓜寨,遭到國民黨軍警和地方武裝500多人的圍攻,王璞下令分散突圍,他不幸犧牲,年僅31歲,敵人殘暴地割下他的頭顱,掛在石盤場口的楊槐樹上示眾。附近群眾將他掩埋樹下。突出包圍的她去了那樹下跪拜祭奠。華鎣山遊擊隊沒有被消滅,總結經驗,改變策略,繼續堅持鬥爭。王璞的犧牲,使她失去了一位可敬的領導,也斷了與黨組織的聯係,她這個直接對中央的地下黨員的唯一聯絡人是王璞;又不清楚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的情況。她決定獨自下山,進城摸摸情況。她想去找重慶那位隱藏很深的地下黨員,卻猶豫,她與對方之間的任務隻是傳達上級指示、傳遞情報,現在這個危難時刻,絕對不能暴露了對方。找到曹大爺也許會知道些情況,曹大爺與遊擊隊單線聯係,叛徒不會知道他的身份。

    她走過寧公館了,公館裏的小洋摟、草坪地、石榴林她都熟悉,當年,她和啞巴弟娃翻牆去偷吃過石榴,後來,跟小崽兒寧孝原熟了,寧孝原就常喊她去玩耍去吃石榴,少不了有黎江、袁哲弘、柳成、啞巴弟娃一幫小崽兒。有一次,他們站在寧公館門前的黃葛樹下看嘉陵江,寧孝原蹙眉問,塗姐,我媽媽說山青水便綠,為啥子呢?她拍他的頭說,傻娃兒,你看,嘉陵江兩岸全都是青山,青山是綠的,倒映在江水裏,江水就綠了噻。時過境遷,當年的小崽兒們都長大成人,各自走了不同的道路。她慶幸黎江與她在同一戰線,遺憾寧孝原、袁哲弘在敵對陣營,痛惜柳成壯烈犧牲,可憐啞巴弟娃孤苦一人。在延安學習時,她見到過去開會的黎江,知道了一些寧孝原的情況,黎江認為,寧孝原是可以爭取的。袁哲弘就難說了,軍統的人多數頑固不化,還是要想法爭取,哲弘這娃兒從小就懂事,知書達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