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五章 華北光複(1/2)

作者:東方勝字數:5484更新時間:2022-08-26 12:06:44

    在廣州淪陷前後,路小山還是帶著特派員的延安手令去給廣州和海南的當地遊擊隊送去了兩批軍火。

    凡是被果軍放棄的地區,都是遊擊隊開辟根據地的好地方。

    廣州淪陷的一個另外的意義,就是國內通往國外所有的海運線路都被小鬼子掐斷了。

    不過這一點對於八路軍和新四軍完全沒有影響,能影響到的也就是常凱申校長而已。

    對外貿易通道斷絕,常凱申發現錢不大夠用之後,就開始下令印錢——沒錢更沒辦法養軍隊和政府班子。法幣也很快從一百元能買一頭牛變成了一百元能買兩隻雞的地步。

    根據地才不想吃這個虧呢,也讓路小山帶來了自己的印刷設備之後,開始印刷自己的貨幣。

    不過因為不是法幣,所以八路軍和新四軍根據地印刷的叫做糧票——沒錯,就是前幾年國內剛剛放棄的那種糧票,連設備印版等都是從各地印糧票的部門買來的。

    質地也是和國內以前通行的糧票一樣的塑料質地——這種質地三四十年的技術根本沒辦法仿製。

    麵額最小的隻有一兩,麵額最大的也隻有五斤。

    糧食總是人人天天要吃的,工資換算成糧食也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對。反正糧票能花出去就行。

    在各地的糧站,糧票都能換成麵額等重的糧食。其中糧票是按照細糧發給的,而一斤細糧能換兩斤粗糧。

    而在根據地的一個中等技術工人,每月能領到麵額一千斤的糧票。

    這也是經過計算之後得到的數字,畢竟此時國內還是多子多福的時代,一千斤細糧也就是夠四五個人吃一個月的,而且人除了吃飯,還有穿衣購物其他的需求。

    好在根據地都處於大建設的時代,就算老人和婦女也很容易找到工作,雖然最低工資隻有一個月五百斤糧票,總也能養活自己之後還有一定量的富裕了。

    至於沒有勞動能力的孩子,都被根據地組織起來上學,有了大量的機械設備以及高科技的先進武器,但是沒人會造作的感覺實在是太不爽了。

    雖然現在施行教育,也要幾年以後才能看到成果,但總比幾年之後也沒有成果要強得多。

    至於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在根據地也能做個望風和查看間諜的工作賺一份糧票,不論是鬼子派出軍隊還是間諜,在根據地,立刻會暴露,因為農業社會中,大家平時不會出遠門的,四鄉八村的人都認識。突然出現一個生麵孔,或者是外地口音的先扣住等八路軍的人來檢查就行了。

    在根據地,不但每天都能抓到鬼子派來的間諜,就連果軍的間諜每天也能抓到不少。

    偶爾還能抓到一些國外勢力派出來的間諜。

    看來大家都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鬥力暴增是有些疑問的。想看看這些勝利後麵,是哪個勢力支持的。

    不過延安很快放出來消息,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延安的軍工廠生產的,因為現在的延安,的確有這些軍工廠。

    而且一部分完成了設備的組裝和工人的培訓之後,也的確在生產五六衝和六三式步槍,以及子彈炮彈等。

    在延安邀請國內外各家勢力來延安參觀軍工廠的生產期間,延長油田爆出好消息,以前半死不活的延長油田打出了日產百噸原油的高產自噴井。

    在三八年的年底,國內終於擺脫了貧油國的帽子。

    人們想想也是,這麽大的國家,怎麽可能是貧油國呢。

    其實陝西大部分地區,還都是在果軍的手中,偏偏陝甘寧根據地隻有二十三個縣的地盤兩百萬人口的地區,卻打出了國內第一口高產的自噴油井。

    常凱申聽到這個消息,已經氣的罵不動了,而是不斷的說著,這是天要亡我啊。

    以前常凱申的油料全部靠進口,畢竟支持常凱申的就是國內的買辦集團,他們不玩進出口就沒得錢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